生活中常会有许多无奈,当你需要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时候,却发现口服避孕药并不是人人皆宜。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社会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尚纯指出,有病的育龄妇女不能盲目使用避孕药,如果有病使用避孕药会出现不良后果,要想达到避孕效果,服用前一定要心中有数。
口服避孕药种类较多,成分为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有些产品为单纯的孕激素,但是绝大多数的短效口服避孕药为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或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抑制与排卵有关的激素分泌,使服药者短期不能排卵;或是使子宫内膜不能变厚,即使排卵受精卵也不能着床;或是宫颈粘液变稠,使精子难以进入宫腔。
吴尚纯主任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粒小小的避孕药,它除了避孕的作用,还对体内的蛋白质、糖和脂肪等代谢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与某些药物还会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对患有某些疾病的妇女,在服用口服避孕药时,要慎重考虑下述几方面的问题:
一、使用避孕药可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1.如果曾经患有或现在患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妇女,使用避孕药后,因药物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或病情加重。2.对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患者,使用避孕药会加速肿瘤的生长而使病情恶化。3.避孕药在体内通过肝脏代谢,如果处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肝硬化或肝脏肿瘤,均会由于肝脏功能异常而影响避孕药的代谢,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孕药对治疗药物的影响,表现为1.增加药物毒性作用,如抗惊厥药物苯妥英钠。2.降低或提高治疗药物的药效,降低药物的药效如抗凝药肝素。提高治疗药物的药效如抗焦虑药安定;另一方面,临床更关注的是治疗药物对口服避孕药的影响,特别是降低口服避孕药效果的药物,如治疗结核病的利福平和抗真菌感染的灰黄酶素以及一些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酰胺脒嗪、巴比妥酸盐、扑痫酮等。
因此,患有某些疾病的妇女,在需要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时候,最好先去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医院咨询后方可决定是否选择口服避孕药避孕。
吴尚纯主任特别强调:口服避孕药避孕是最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凡是身体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均可以使用避孕药,但是如果身患疾病,一定要慎重选择。
一般来说,停服避孕药一个月,卵巢就可以恢复排卵功能。但是,避孕药对胎儿有无影响?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做过大量研究,目前还没有定论。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避孕药由于剂量小,对胎儿无明显毒害作用。停服避孕药后短期内怀孕,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与未服避孕药妇女之间无差异。但也有人认为,雌激素或孕激素可引起胎儿生殖器异常(女性胎儿男性化,男性胎儿女性化),并可发生腭裂及脊椎、肛门和心脏畸形等。因此,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对于较长时间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一旦避孕失败而怀孕,应做人工流产。服用避孕药而又希望生育的妇女,则应在停服避孕药半年后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