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lainsman
海外媒体最近纷纷评论明基收购Siemens手机部门后所带来的连锁影响以及从中看出的意义,其中有拿中国大陆数家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作比较,我们节录刊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中国大陆企业收购欧美公司制造业务的消息不绝于耳。例如TCL在去年收购了汤姆逊的电视业务,随后又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而联想也在今年5月收购了IBM的PC业务。这些并购案是否意味着“中国大陆世纪”的到来呢?
中国大陆企业的崛起主要是凭借低廉的生产成本,这一优势是欧美企业所不具备的。然而同样是并购,TCL和联想与中国大陆台湾厂商相比,所获得的优惠条件要少得多。这说明内地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中仍处于劣势,需要花费时间去克服。
TCL和联想为了收购欧美企业的业绩不佳的制造业务和销售渠道都付出了巨大代价。虽然TCL在收购汤姆逊电视业务时没有支付现金,然而汤姆逊却保留了三分之一的股份,并有权更换为TCL股票。而联想在收购IBM的PC业务时,除了支付现金和承担债务,还牺牲了19%的股份,成本高达17.5亿美元。
欧美企业在上述交易中没有任何花一文钱就甩掉了不能盈利的业务。IBM更是精明,如果联想有能力将PC业务扭损为盈,它还可通过手中的股份获利。而交易的风险则完全由中国大陆企业来承担。
相比之下,明基收购Siemens的手机业务要划算的多。根据协议,Siemens将支付2.5亿欧元以帮助明基进行市场营销和专利开发,同时Siemens还需要额外支付5000万欧元以获得明基2.5%的股份。而明基除了获得Siemens手机部门所有专利的使用权外,还拥有Siemens品牌5年的使用权。
台湾与内地企业同样是中国公司,为什么在与欧美企业交易过程中会受到如此大的差别待遇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台湾企业是“真正的”公司,他们可以将积累的实力转变为真正的国际竞争优势。而很多内地企业实际上只是贸易公司,他们想要的只是短暂的套利机会。
供应链管理是台湾企业的另一优势,他们非常依赖专门的配件供应商,有较短的周转周期和高度的灵活性。这使得台湾厂商能在最短时间内将设计推向市场,也可即时将新出现的配件应用到生产线上。台湾厂商还利用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这一优势发扬光大。
而很多内地企业的成功则是依靠内地市场的低购买力。这些企业通过为那些无力购买进口产品的消费者提供替代的低价产品而获得成功,此外,这些公司还凭借对市场的熟悉建立了完备的销售体系。
不过随着市场的正规化和消费者经济能力的提高,内地厂商的上述优势正被一步步侵蚀。由于利润率较低,这些厂商没有能力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在与日韩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由于很多公司只注重短期套利,也没能开发出高效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系统。
此外,内地的个人企业也远未成熟,他们在同大型国企竞争中没有自己的优势,很难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如此看来,“中国大陆世纪”的到来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