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飚 发自广州
“中国无论上哪种3G标准,包括上TD-SCDMA,恐怕首先都要和高通把知识产权的问题先谈好,如果这个谈不好,中国3G将冒着极大的风险。”
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的这一危言并非为了耸听。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目前
,除Huawei和大唐分别拥有5%的WCDMA基础专利和7.3%的TD-SCDMA基础专利外,其他专利基本上全掌握在高通等30多家外国公司手中。
来自英国市场研究公司Informa的研究报告称,3G移动 产品缴纳的高额专利使用费将成为阻碍无线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未来12年内,移动 设备业界将向如高通、Nokia、Motorola 和Ericsson等专利持有厂商缴纳共计800亿至1000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如2G时代一样,即将到来的3G时代中,中国企业还要继续经受外国专利的倾轧?
专利不构成障碍
“目前ZTE在WCDMA、 CDMA2000 和TD -SCDMA 三种制式的系统中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基础专利。在国内运营商组织的各种测试中,很多关键测试指标都优于国外企业,已经完成了从跟随者到领先者的转变。”ZTE一位高层人士如是说。
他表示,由于拥有大量3G专利,在和国外厂商进行3G专利费方面的谈判中,相比其他厂商ZTE可得到比较优惠的价格。
据他透露,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已经在牵头组织系统和终端方面的专利谈判,“由于有中国巨大市场做后盾,相信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谈判结果”。
Huawei一位内部中层人士则称,目前Huawei在CDMA2000和WCDMA上已有大批设备和终端,并已与高通在专利授权使用上达成协议,其国内销售的产品向高通缴纳1%的专利费,出口产品缴纳6%至7%。
Huawei新闻发言人付军表示,由于Huawei拥有WCDMA5%基础专利,通过交叉专利授权,Huawei在WCDMA标准上不会存在任何问题。而国家相关部门在CDMA2000上也积极与高通在协商,相信不会有太大障碍。
诺盛电信分析师杨大鹏同样认为,专利仅反映一个厂家在通信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水平,但专利对厂家的市场表现并不致命,技术成熟度和品牌会更为关键。
“国内厂家在TD-SCDMA的关键专利肯定处于优势地位。”TD-SCDMA技术论坛秘书长王静博士表示,目前国内厂家究竟拥有多少TD-SCDMA的基础专利还没有一个最新的统计数据,另外,光谈百分比也没有任何意义,还需要看所拥有专利的重要性。
此前,有统计数据显示,TD-SCDMA标准专利分布为:Nokia 32%、Ericsson23%、Siemens11%、大唐7.3%、高通2%。王静称,这一专利分布情况不准确。
同一起跑线
“目前Huawei肯定属于WCDMA第一阵营,在CDMA2000也是领先厂家,与Motorola 和北电差不多。”据付军透露,目前Huawei在3G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人民币60亿元,研发人员近6000人。
市场业绩方面,目前公司在全球已有18个WCDMA商用合同和10 多个CDMA 2000 商用合同,3G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荷兰、阿联酋、中国Hong Kong、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Huawei无线产品线总裁张顺茂表示,全球电信运营企业50强中,有22家已成为Huawei的客户,这些商用网络应用经验的积累,使Huawei有能力成为全球任何一个移动 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商用建设经验的确非常重要,但真正规模应用的经验更加有价值。”ZTE移动 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鹏说。
据他介绍,目前全球虽然已经有100 多个WCDMA 商用网络,但其中真正上规模、大量实际用户使用的网络屈指可数。因此海外建设3G商用网、商用试验网更要追求质量,注重典型性、实效性,而非花钱买资质。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ZTE3G策略中最重要的砝码。据透露,目前ZTE已经成为全球CDMA2000的主流供货商之一,产品设备已被60多个国家的90多个运营商采用,无线设备总容量超过3000 万线。WCDMA解决方案也在突尼斯、利比亚、塔吉克斯坦、尼泊尔等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最近国内运营商组织的各种测试表明,国内企业的技术并不落后,在核心网设备高集成度、大容量、成本控制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ZTE内部人士表示。
尽管如此,存在的差距还是不容忽视。来自Ericsson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月,Ericsson已拥有全球WCDMA市场40%以上的份额,在全球106个WCDMA合同中,Ericsson拥有56个。
三成市场份额
ZTE该人士认为,短期内,某些国外厂商可能会通过压价获取3G市场份额,但从长远看,国内厂商在研发、市场、销售、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效益会更好。
一位了解Huawei的业内人士分析称,以Huawei为例,公司绝大部分是市场和研发人员,生产员工不多,这正是Huawei的长处。“如果Huawei有了3G订单,国内众多的代工厂将会大幅降低其生产成本。”
Gartner首席分析师沈哲怡指出,中国3G市场的确给国内厂商提供了机会,但由于3G网络的建设很可能由现有网络升级而成,原来份额较大的国外厂商更具优势。
一位ChinaMobile 负责网络建设的人士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从无线网的角度来说,2G和3G网络在供应商选择上没有必然的继承关系,运营商也不会把原来的2G供应商假定为3G网络的默认候选商,“这与我们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的要求不相符。”
杨大鹏估计,国外厂家仍将主导中国3G市场,而国内厂家可能获得三成左右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