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通信产业而言,2005年是令人浮躁的一年——中国3G继续将问号留给了业界、中国生产的手机仍然在低谷徘徊。此外,由这两大事件引发的“基础电信运营商重组”、“围剿黑手机”等问题亦未有明确的结论。本期通信周刊特别策划的“2006中国电信业前瞻”将彻底剖析2005年“遗落”在业界的十大疑团,并逐一分析其在2006年被“解开”的可能性。
2006中国电信业前瞻
12006年是中国3G发牌年?
悬念指数★★★
背景:11月9日,中国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表示,经过对三种标准所涉及的芯片、系统、终端等严格测试,中国发展第三代移动和大显通信在深圳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签署联合研发和售后协议,将各自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售后服务资源。
点评:这种小厂商“抱团过冬”的做法引发了不少质疑的声音,但周遭也不乏充满钦佩之意的喝彩声。不成功便成仁,在手机业洗牌不断加速的年代,“烽火联盟”是生还是死,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将会在2006年给出答案。
10三宗跨国姻缘的未来?
悬念指数★★★★
背景:今年10月,明基正式接手Siemens手机业务。11月30日,波导和萨基姆各占一半股份的萨基姆波导宁波研发有限公司在奉化波导厂区里成立,加上两年前双方用同样方式成立的负责手机生产的合资公司,这两个排名全球前十位的手机厂商已经在研发和生产上实现了融合。
至于另一桩曾被誉为中国生产的品牌与洋品牌联姻的美事——T&A,已渐渐淡出了业界的视线。
描述:据透露,Siemens手机已基本变成了中国生产的品牌。而刚刚与Siemens“拆伙”的波导进一步加深了与其老牌合作伙伴萨基姆的关系。至于T&A,只有阿尔卡特手机柜台上的产品以极慢的速度更新着。
点评:按照波导、明基公司的实力和相对稳健的操作手法,2006年应该仍是他们与合作方的磨合期,下“胜”或“败”的结论都言之过早。至于T&A,若TCL方面再不加强对“阿尔卡特”品牌的建设,这个曾经造就出多款“性价比之王”的品牌很有可能被人们遗忘。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方南实习生李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