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区(不含日本)的手游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成为运营商关注的潜在增值业务之一。推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价格能承受得起的、高分辨率的、可上网的手机数量的增长,以及更多引人入胜的游戏内容的开发。IDC的最新研究报告《亚太区无线网游市场2005-2009年预测和分析》分析了亚太区(不含日本)的内容开发商、服务提供商、技术供应商如手机制造商等今后在无线网游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就该地区部分国家/地区的市场提供了预测。
“随着亚太区(不含日本)手机普及率的继续升高,以及用户持续消费特色丰富的媒体,手游将继续保持增长,”IDC马来西亚软件研究部高级分析师Jun-Fwu Chin表示。“但是,这个发展中的行业也存在着障碍。运营商和游戏开发商之间不均衡的营收分配模式,以及在亚太用户中存在的认为手机只是通讯手段而非娱乐工具的普遍心理,是行业广泛成长需要应对的根本问题。”IDC菲律宾的研究经理Manuel Ravago补充道。
此外,随着该地区的用户继续消费手机媒体,如铃声、图片、墙纸和其他特色丰富的媒体,IDC认为手游也会进一步发展起来。这种自然顺势的发展将带来应用模式的转变-从基于SMS应用的“简单内容”到基于Java游戏和应用的特色/媒体丰富的内容。
IDC预测,从长远来讲手游市场将最终发展成主流,尤其是在高科技应用程度较高、有相应用户群的国家。IDC认为,目前行业仍在潜在客户中进行试探,还只是利用现有的订制客户来发展手游市场。
报告所涉及的国家/地区中,2004年韩国拥有最高程度的手游普及率,为6.9%,2009年预计达到9.6%。这一增长将主要归因于韩国的高手机普及率,以及游戏内容丰富,手游开发商的数量众多。
IDC解释,由于手游的营收分配模式继续有利于内容提供商,而不是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游戏的定价模式必须更加灵活,利润必须更为合理地分配。同样,尽管计次付费最为常见,但包月订制也许能吸引更多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