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英认为,通公司若能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要在发展战略上左右摇摆,不要再去舍优选劣地升级GPRS网络,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舒华英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舒华英
两网拆分不可行从2004年到今年的上半年,在中国电信市场舆论界出现了拆分联通、重组电信业的传闻。从而凸现了所谓“中国电信业第三次改革”的呼声,这背后固然存在着利益集团的炒作,但更多的是政府监管者、业内人士和普通的电信用户对解决电信市场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渴望。然而,希望是美好的,操作起来是否可行则需要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拆分联通”,表面看来将会为3G的发展、解决联通的困境铺平道路,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从网络上将C、G两网拆分、或是从组织上拆分、彻底拆分重组,其弊远远大于利。
首先,拆分会付出巨大的公信成本。联通作为一家在纽约、Hong Kong和上海三地实现上市的电信企业,其他三大电信公司也都完成了海外上市。
他们的重组和并购应当通过市场力量运作,而不是行政手段。倘若政府仅仅考虑大股东的利益拆分、重组联通,这必将会伤害其他股东,特别是普通股民的利益;当然,政府可以通过先回购再分拆这种完全“不违规”的方式来完成重组,但这也会面临大股东操纵股市之嫌。去年三大公司老总的互换,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如果今天还执意要用行政手段进行重组,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还会有多少人相信?在经济全球化、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情况下,公信力损失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电信业的范畴,而且将是长期的、多方面的。
其次,要把C、G两个网拆开,还要付出几百亿的资金成本。目前联通的两网传输合一、基站基本共站、电力局舍合一、交换基本合局,网管、计费、营账系统都有很多交叉。在考虑了拆分后凡能共享的尽可能共享的情况下,其拆分的资金成本仍很巨大。这一成本由谁来买单?应该还是国家这个大股东。
第三,拆分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这一点人们往往忽略。将覆盖全国的网络拆开,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联通的主要精力将是从网络上、组织上、人员上的拆分,不会、也不可能有精力进行新的发展和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会丧失很多发展机遇,在电信业全面转型的时期,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将是致命的。网通的重组历时近3年的教训可作为前车之鉴。而且,目前世界电信业的发展和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和网通当年重组的环境已有很大不同,中国电信业再经过两到三年的重组,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造成巨大的机会损失。
对于联通的拆分,各方言论多停留该拆或不该拆的纸上谈兵的层面上,而对拆分的可行性以及分拆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则缺少深入地分析。
甚至连联通公司内部的人士也随声附和,觉得应当拆,或是出于无奈还来作了一些应对的措施。一些运营商内部人士早些时候曾经指出,两网拆分、合并重新进入另外一家运营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专家认为,拆分中国联通的C网G网,分别并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从而打造全业务经营的运营商,这是大势所趋。然而,这样一些重大重组对所涉及的公司乃至全行业都是颠覆性的,需要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开放的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需求等为前提。中国的电信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各大运营商还不具备全业务经营的能力,拆分非但不会给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带来意外的惊喜,反而会加重其管理成本。
总而言之,拆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能解决当前电信业的问题,更不能解救联通的困境。
现网挖潜空间巨大在众多人认为联通的C、G两网是包袱时,联通的部分领导和员工在进行艰苦的努力和探索,力图从提高运营能力上下功夫,变两网互搏为两网互补。以联通北京分公司为例,他们的业绩和努力也以事实论证了以上的判断。如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那么联通的两网不仅不是包袱,而且还是其优势所在。
思想观念需要转型:1.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由注重网络建设向注重市场转变,控制规模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2.“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重点从单纯的放号、发展用户转到加快发展有效用户和维系稳定网上用户并重;
3.构筑产业链集团的竞争。进一步与设备制造商、渠道、终端、SP等相关利益者建立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
4.增强驾驭两网的运营能力。不要害怕同时经营两个网,从思想上树立将两网互搏转变为两网互助,融合两网、淡化两网概念。具体做法可以将联通的用户在C、G两网中实现号码携带,在业务层面实现按需求分配,在支撑层面合理利用各个网的优势,使C网在数据业务、增值业务上的优势和G网的覆盖优势互补。
战略上把握进入3G先机:1.CDMA2000在三大3G标准中是演进过程中最为平滑的技术,这可以让联通在向3G过渡中已占先机;
2.联通若确定CDMA2000为发展方向,则从CDMA20001X升级到EV-DO是非常方便快捷(更换或增加电路板)的,这样在时间上又占了先机;
3.由CDMA20001X升级到EV-DO约为建设一个新网总投资的1/3,这样的低成本,使之在3G的开局就具备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有利于处于挑战者地位并且资金困难的联通集中资金开发增值业务和竞争领域执行正确的策略:
1.建立客户品牌。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关注客户细分及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2.优化用户体验过程。通过体验寻找出客户理解的差异化,而差异化不应是从技术角度找的,而是找到受客户欢迎,带来收入增长的业务,依此去把握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扩展市场的同时,大力优化用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