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网、农村通信和三网融合亦是重点发展领域,电信监管委员会事宜未被提及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的正式公布,备受关注的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总体原则也揭开面纱。《建议》明确表示,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是今后五年规划期内信息产业要大力发展的具体方向,其中涉及到电信业
发展最重要的是3G、宽带通信网、农村通信和三网融合。
3G列为重点产业
《建议》第四部分第12条称,信息产业,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建议》中对3G的定位,实际上是将3G列为与芯片、数字电视等同等重要的产业。
在此前已出炉的《北京市“十一五”电信行业发展规划》(初稿)中,也提到了“要充分考虑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市电信行业发展的影响”,“要借助奥运等特殊机遇,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这是地方通信业规划中第一次提出要上3G.据此,业内普遍预计,中国将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上3G.至于发放牌照的具体时间,政府方面至今没有做出明确表态。而产业界的预期则相当明确。网络设备制造商Ericsson公司行政总裁思文凯于10月21日表示,“所有迹象显示,中国将在2006年首季发放3G牌照”……
这个预计与TD-SCDMA的研发成熟时间表也大致吻合。据TD-SCDMA联盟某成员厂商透露,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已经表示,希望TD-SCD鄄MA加快研发进度,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具体功能的应用测试,明年1月开始批量手机实际使用的内部测试。这一时间表旨在敦促本土3G标准尽快摆脱试验室水平,具备实际商用能力,以便发放3G牌照。
敦促加强农村通信
《建议》第三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9条“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中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发展农村通信。”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近70%,但是通信状况普遍落后,电话、电信基础设施覆盖率极低。据悉,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有8.8%的行政村没有通电话。十一五期间,农村通信被列为电信业需要重视的发展领域。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副院长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透露,2005年6月与去年同期比,城乡固定电话增速分别为17.24%和8.16%,而2004年6月与2003年6月比,城乡固定电话的增速则分别为30.04%和14.45%,农村电话连续两年增速不及城市电话的一半;电信业80%甚至90%的用户集中在城镇。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当前,随着中国城市电话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农村是一个潜能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的电信业大市场已经确定无疑。但由于农村支付能力相当弱,运营商对农村市场难以重视。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明文规定普及落后地区通电话的“村通工程”,运营商在其中的表现也备受指责。截止到目前,需要6大运营商到年底完成的村通工程还仅有中国电信、铁通等3个运营商完成。农村通信市场投资大、回报低的矛盾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如何解决也值得关注。
三网融合必将实行
《建议》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十一五规划还对备受关注的电信与广电未来建设的关系做了规定。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电信、互联网与广电之间的业务交叉难以避免,例如手机电视、IPTV未来都是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的市场,但都同时涉及到电信、互联网和广电。
由于中国运营商既是电信网的拥有者,同时也是互联网的运营商,这两者的行业管理者也都是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因此,电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不成任何问题。但与广电网的融合却是目前无法逾越的障碍,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导权,十一五期间,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博弈将继续。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关的博弈也有可能导致体制变革———由于电信运营商资产庞大,广电能否保住“婆婆”地位是很难说的事情。
-幕后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22课题10项入选“十一五”
信息产业部2004年初成立“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由部长王旭东亲任组长。
2004年2月,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全面启动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同年11月,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和电信研究院共同确定了22个大课题,最终列入国家专项规划计划的有10项,涉及电信普遍服务、应急通信、数字电视(DTV)、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国际通信网发展等领域。
-专家视角
电信监管委员会没有成立迹象
此前,由于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恶性价格战等问题严重,不少业内专家建议从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中专门分离出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通信管理委员会(FCC)的组织,专门从事电信监管,而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只管行业规划和具体产品管理。
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未提及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刘刚博士认为,《建议》中既然没有任何涉及关于电信监管之处,电信监管委员会在十一五期间似乎没有可能成立。
他认为,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这两年来出台了关于整治互联互通、遏制CDMA450违规建设、放开电信资费管理、整治SP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重新赢得了相当程度的信任,所以,再成立一个正部级的电信监管委员会纯属多余,将让人觉得背离了机构改革的方向。
本版采写/郭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