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sson抢跑 3G国内设备商暗自着急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Ericsson中国资讯部经理杨建悦处获悉,Ericsson于近日不仅与广西移动签订了金额达6600万美元的GSM网络扩容合同,而且还与广东移动签订了2.2亿美元的GSM网络扩容协议。此前,在去年底,Ericsson还从广东移动斩获了一笔价值8亿美元的GSM扩容合同。业内人士指出,如此大的订单发生在中国的3G前夜,可视为ChinaMobile与Ericsson的3G前戏已经提前开演。
2.86亿美元大单
据了解,今年7月Ericsson就与广西移动签订了总金额高达5亿元的GSM网络扩容框架协议,此次合同是上次签订框架协议的一部分。广西移动的GSM网络交换总容量因此将可以支持近1000万用户。
而与广东移动再次签订的GSM网络扩容协议,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网络实施,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届时广东移动GSM网络的总容量将超过6000万用户。Ericsson除了为广东移动提供硬件和软件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设备,还包括有“准3G”之称EDGE解决方案。Ericsson方面指出,基于Ericsson的解决方案,广东主要城市广州、深圳和东莞地区的网络已具备提供EDGE商用服务的能力。
“此次GSM网络扩容是客户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做出的,与中国的3G没有直接关系。”Ericsson中国公关负责人杨建悦否认了此次扩容是为3G预演的说法,仅表示,中国3G市场是Ericsson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但是此说法与Ericsson大中华区总裁马志鸿的表态略有不符。马志鸿在不久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广东移动GSM网络扩容项目的确是为3G到来而做的准备。”。众所周知,Ericsson与广东移动的关系向来密切。
记者从广东移动了解到,广东移动在5月就开始了EDGE2.75代网络的试商用。广东移动有关负责人表示,EDGE提前为客户提供“准3G”的体验与应用,同时也为抢跑3G时代做好了准备。
一位中国生产的设备商负责人表示,移动用户不断增加的现状下,运营商不可能因为3G牌照而暂停网络的建设,尤其是核心网的建设。虽然中国3G制式并没有确定,但核心网是负责各种制式的网络数据交换和对接,不受制式限制,只要升级可以适用未来的3G网络。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分析师沈子信表示,虽然ChinaMobile此前曾表示将采用WCDMA的3G标准,但随着TD-SCDMA越来越热,ChinaMobile很可能会同时采用TD- SCDMA 和WCDMA 两种制式来组网。
业内认为,当前Ericsson、Nokia等厂商正在利用2G网上既有的关系进行3G的新一轮圈地。
ZTE、Huawei中国困局?
如果果真如此,Ericsson们的“抢跑”行为,势必让期盼3G的ZTE、Huawei等中国生产的设备商有些被动。
“Ericsson这两个订单应该与3G没有直接的关系。”Huawei高级副总裁陈朝辉表示,Huawei进入国内的GSM网络市场较晚,不过Huawei最近也拿下一些小的GSM网订单,积少成多。
ZTE市场中心主任曾力表示,虽然国外厂家进一步扩大其GSM市场份额,国内厂家没有抓住传统的GSM网络市场机会并不代表在3G市场就处于被动。
尽管Huawei、ZTE否认国外厂家的“抢跑”可能带来的威胁,但沈子信仍然认为,Ericsson的动作对ZTE、Huawei等中国生产的厂家还是有一些影响,毕竟以2G网络已形成的市场格局,可以利用先入为主的优势抢先为下一代网络圈地。
一位Huawei市场人士坦言,在移动网已经成熟的ChinaMobile、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层面来看,国外设备商先入为主难以避免。据悉,目前,Ericsson在中国GSM/GPRS的市场份额超过35%,成为ChinaMobile最大的移动设备供应商;在CDMA市场份额超过15%;而在IP核心路由器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
为了确保Ericsson在中国2G市场上的领导延续到3G市场,Ericsson在市场、研发等各方面均加大了投入。10月14日,Ericsson与北京邮电大学成立新的研发中心。至此,Ericsson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已经达到10个,范围涵盖NGN、宽带接入,以及 GSM、WCDMA、TD - SCDMA 和CDMA 移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