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艳
北京报道
在3G时代即将到来,甚至超3G和4G都被提上日程的时候,有人说小灵通应该成为被“抛弃”的弃儿。但小灵通从一诞生似乎就面临着被不断“PK”的命运,如同“超级女声”里
的何洁一样好运气,小灵通不断站到“PK”台上,却一路杀到了五强。
运营商近期的逆流而上似乎印证了这种比喻。近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相继宣布,继续加大各自小灵通网络的投资,在全国12个省份进行扩容和升级,其扩容工程合同金额仍高达1.67亿美元。
“今年底小灵通用户将突破一亿,明年用户数量还有望攀升”,被称为“小灵通之父”的徐福新预言。
当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本300多页的《小灵通传奇》问世后,小灵通的命运似乎让业界更加关注——在3G即将到来的时代,小灵通还能否书写年增长几千万用户的传奇?
专项政策出台?
“小灵通满足了低端无线营业的需求,抓住了很好的增长点。”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在谈到当前小灵通在电信市场需要关注的市场和技术演进转型的问题时说。
陈金桥表示,小灵通除了技术本身向前演进外,还需要一个转型,固网运营商对小灵通本身业务的发展方向要明确。“现在固网运营商都在调整策略,在为未来进入3G新的市场阶段积蓄力量,但未来中国无线通信将是一个最复杂的局面,3G、2G并存,小灵通网并存,各种业务交融生长。”
陈金桥笑着举例,消费者不会都吃满汉全席,他们本身很理性,会对语音业务、数据业务进行组合,所以未来运营商要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这是小灵通未来存在并发展的基础。
陈金桥表示,从政策层面讲,小灵通不是作为严格的移动通信来管理,它一直被定位为固话的延伸,是一个无线市话的概念,今后3G或者后3G之后,将会出现小灵通将与2G、3G并存的局面,将会产生大量SMS互联、资费结算等互联和融合问题,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可能会有针对与小灵通和其他业务发生关系的专项政策出台。
陈解释说,专项政策包括目前需要引起固网运营商思考的问题,还有关于小灵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结算问题(目前小灵通的非语音业务,比如SMS与移动运营商是双向结算的,但语音业务是没有结算的,导致移动运营商认为有失公平)等。“当然,小灵通跟移动业务方面的问题变数会随着3G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有一个综合的决策,而不是专门针对小灵通准入、资费等的单独的专项政策,因为小灵通不是获得牌照的严格的移动通信。”
而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