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项立刚
消息称,广东移动联合广东的几大报业集团,开展“手机报纸”业务,这一业务的出现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实“手机报”这个产品已经不是一个新的产品了,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就开始了最初的尝试,今天占据了移动市场1/6强的广东移动和中国几个最大的报业集团的联合出手,势头自然不凡。
未来的新闻传播主要媒体是什么?手机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和所有纸质媒体和多媒体相比,手机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的独特优势,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3.5亿,这些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携带手机,手机成为最方便快捷的终端,在手机上可能运行图文、声音、影像多种媒体形式。甚至手机还具有一定的强迫性,报纸读者可以不买,电视可以不开,但是用户却不可能不看新收到的彩信。
这个意义上,“手机报”的前途不言而喻。
当然如果我们只是认为“手机报”是把报纸做成电子版,在手机上发送,可能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面上,事实上今天的报纸形式、文章长度甚至语言习惯都并不符合手机的传播方式,快速、简洁、直接是手机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不同的用户提供具有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问题服务,也是“手机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做“手机报”绝不是我们有一个平面媒体,就去办一个“手机报”,而是需要在研究手机用户可能的消费习惯,他们对于价格的承受,也要建立和运营商的合作模式,如流量分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按照手机媒体的特色去开发选题,在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上形成新媒体的风格,同时图片、声音和影像的整合也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我想,随着3G的到来,带宽瓶颈的打破,新闻传播形式将会突破现有的形式,第五媒体将会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