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受到大多数设备商的支持外,至少有一家大型运营商采用了这一技术——美国Sprint,由此开始了IMS的大型商用之旅
阿呆/编译
对于许多新技术而言,一些大型的展览会是展示自我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对于那些还
有尚待挖掘内容的技术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在这一阶段,新技术还未被过渡曝光,人们也还未对铺天盖地的广告感到厌倦。IMS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上个月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Supercomm 2005大会”上,IMS出尽了风头。除了受到大多数设备商的支持外,至少有一家大型的运营商采用了这一技术——美国的Sprint,由此开始了它的大型商用之旅。
对于设备商而言,Supercomm大会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展示IMS技术的机会,由此也可以为他们获得运营商的相关订单埋下伏笔。为达到这一目的,这些设备商不得不解答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如何定义IMS;其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它能为运营商带来什么样的应用;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运营商为什么要将资金投给IMS。
令人吃惊的是,与之前业内人士和相关组织对IMS到底为何物存在分歧不同的是,在Supercomm上,IMS的支持者们的观点竟然都趋于一致。这或许主要归功于IMS是由3GPP定义的网络规范,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也可能是因为IMS架构基于IP——它几乎是下一代网络和应用的同义词。
朗讯:联手Kodiak拓展IMS相关应用
IMS是一项能加强不同类型网络之间互通的技术。“你需要一个统一的用户数据库来适应各种应用,你也需要一个能够扩展的网络。”朗讯科技副总裁Sandip Mukerjee——IMS的倡导者指出,“这就是IMS的基本原理所在。”
朗讯在Supercomm上宣布,它将把Kodiak的PTT平台作为IMS设备的一部分进行再出售。朗讯将在其基于IMS的核心方案上,提供Kodiak的PTT实时交换服务器,以支持即时呼叫、多方会话等各种应用。与此同时,这两家公司将一起合作,将这一平台移植到未来的CDMA2000和UMTS网络中的VoIP解决方案中。
这一合作表明了无论是哪种技术,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能为运营商带来什么样的业务。Mukerjee列举了一个名为“Active Phonebook”的应用。这项应用使得用户能够在现有的联系人列表中,找到某个联系人所在的位置,以及知道其是否可以接通电话,并通过PTT的方式接通那个联系人的电话。
Tekelec:帮助运营商转向多业务商业模式
Tekelec的IMS消息服务也是建立在IMS基础上的类似应用。Tekelec在Supercomm上宣布了其“Real Convergence”战略,其目的是希望能在运营商向多业务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变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从许多方面来看,这个最新命名的战略是其在IP技术努力的一个结晶。
Tekelec从各个方面讲述了他的这个新战略,包括信号处理、IP交换、应用开发和性能管理能力,并且在展会上详细解释了所有这些功能如何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网络上为运营商提供灵活的业务。Tekelec将Real Convergence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命名为基于IMS的消息系统、业务管理系统、IP Centrex、增强级的VoIP业务和增强级的预付费业务。
利用这个平台,Tekelec演示了他们的SMS系统平台。不论用户的SMS是从2G网络到3G网络,还是相反,这个平台能检测到用户使用何种终端以及有关信号处理的信息。
Tekelec的产品战略经理Vaughn Eisler指出,“这对于许多运营商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这个平台为不同的网络搭建了一个桥梁。”
Eisler将IMS称为一个“具有重复利用能力和支持下一代网络应用的架构。”然而,他也指出,美国市场采用IMS架构以及推出基于IMS的各种应用可能会很慢,最早的、小规模部署可能会发生在2006年,并且第二阶段的部署可能需要到2007年~2009年之间。
Nokia:宣布第一个IMS融合网络订单
但在北美以外的市场,IMS的进展会更快一些。比如,Nokia已经在Supercomm大会上宣布了第一个基于IMS的融合网络订单,并且宣布了他与芬兰的虚拟移动运营商Saunalahti达成协议,提供一些特殊的IMS组件,从而连接有线、GSM和Wi-Fi网络。
Nokia将为Saunalahti提供它的MSC服务器解决方案和Unlicensed Mobile Access解决方案。其中前者是基于3GPP R4版本,它在将交换功能分布到边缘的同时,将网络的呼叫控制集中到网络核心。而后者则允许GSM的呼叫在Wi-Fi的IP网络中通过。而在一些特殊的IMS组件中,Nokia将会部署它的通信应用服务器——基于SIP的服务器,通过这个服务器,Saunalahti可以部署VoIP应用。
事实上,过去Nokia已经为其它的运营商提供过IMS的相关设备。意大利移动通信公司正在利用Nokia的软件和设备部署它的视频业务,Chungwa电信公司已经在它的PoC解决方案中利用了Nokia的PTT解决方案和IMS应用服务器。但是,与Saunalahti的合作是Nokia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宣布的商业合作。
北电网络:完整的IMS系统不是一个短期战略
北电网络也在Supercomm大会上宣扬IMS产品,其主要展出的是运营商在提供不同业务时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IMS系统架构对于运营商将会意味着什么。北电网络融合多媒体解决方案事业部的总经理Alan Stoddard指出,设备商应该意识到有线、无线和电缆运营商的目标都是不同的,并且对技术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在对IMS的接受程度上也是不同的。
Stoddard指出,运营商可能愿意增加一些主要的设备,比如SIP应用服务器,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快速部署一些业务,但一个完整的IMS系统对于他们而言在短期内可能并不适合,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改变网络的基本属性。
因此运营商更倾向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改变一些网络的运营。比如IP业务和VoIP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他们的业务属性。
Ericsson:运营商不需要犹豫
Ericsson也认为虽然一些运营商还未对IMS做好准备,但它确实是一项关于应用的技术。“事实上,运营商不需要任何犹豫,”Ericsson战略营销经理Oscar Gestblom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