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前几日的封涨之后,大唐系旗下的2家上市公司突然双双封跌,使得大唐集团的前景显得更为扑朔迷离
《IT时代周刊》特约记者/余 凯(发自深圳)
近日,沪深两市场继续震荡下行,盘中做空动能依然明显,“大唐系”旗下2家上市
公司———大唐电信(600198)和高鸿股份(000851)双双封于跌停。
而就在6月29日,大唐电信还因为有关3G的最新消息的刺激而封于涨停,高鸿股份在当日也有不错的表现。
3G难于舒展
不过,据消息灵通人士称,日前备受关注的TD-SCDMA外场测试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这次测试中,TD-SCDMA的芯片所暴露出的问题让人对其能否在年底之前达到成熟商用持怀疑态度。而这一点可能直接影响3G牌照发放的进程。
相较于技术相对成熟的WCDMA和CD-MA2000而言,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对TD-SCDMA都心中无数。比如,Huawei就将重点放在WCDMA设备上,ZTE主攻的是CD-MA2000设备。毕竟,在全球3大3G标准中,WCDMA在欧洲等地已经有了大规模商用的经验,而CDMA2000也在韩国等地开始实施,只有TD-SCDMA商用化到目前还未真正开始。何况,最有可能率先拿到3G牌照的2家运营商——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均已宣称将分别采用WCDMA和CDMA2000作为标准。
不过,无论是TD-SCDMA还是运营商重组都只是3G牌照发放考虑的因素之一,真正影响牌照发放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有足够的用户需求。3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相关的产业投资将会加大,业内人士称投资规模可能达到几千亿元人民币。
当然,资金匮乏更是让大唐感到压力巨大。就连与大唐合作开发TD-SCDMA3G技术的Siemens也开始后悔自己的举措。Siemens的ChristophCaselitz称,中国3G网络建设淘金热的预期有点过了。
业绩被困
从TD-SCDMA于2000年5月被国际电联(ITU)组织接纳为第3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以来,大唐集团为推进其产业化进程,一直不遗余力地加大投入。这与大唐电信的财务费用从2000年的6619.58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1.5亿元左右吻合,而大唐电信从2000年7月配股之后就再没能募集到资金。因此不断有人质疑:“TD-SCDMA加剧了大唐集团资金的紧张状况,大唐集团管理层从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抽取资金。”
如果不能注入大唐移动通信的3G业务,未来大唐电信从3G移动通信市场得到的优势可能不会比其他通信类公司大多少?
由此,大唐电信业绩下滑非常明显,2004年仅仅做到扭亏而已,2005年一季度每股竟亏损0.14元,在今年一季度亏损之后,大唐电信半年报又已预亏。
至于高鸿股份,是大唐集团2年前重组而来,公司前身是ST七砂。目前高鸿拥有北京大唐高鸿数据公司83.165%的股权,该公司是电信科技研究院和大唐电信开发、生产和销售多业务宽带数据电信网络产品的平台。
实际上,大唐高鸿成立之初并没有核心产品和技术优势,而是通过与关联企业的大量集团内部交易实现经营,其目的在于为业绩下滑的大唐电信贡献一些投资收益,并可以在实现盈利的基础上买壳上市。当时,由于大唐电信业绩下滑甚至亏损,再融资已无可能,大唐集团为了尽早实现股市融资,只有借助大唐高鸿买壳上市。
而今从效果来看,高鸿股份也是乏善可陈。公司仅在2003年通过资产置换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次年的业绩就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今年一季度干脆又出现了亏损,看来上半年亏损也是不可避免。
重组充满不确定性
大唐当前的困境让外界对其重组也产生了联想。近日有消息称,大唐电信的总经理魏少军正式离职,目前由副总经理曹斌代行总经理职权,而曹斌此前的履历却具有普天背景。由于此前关于国资委有意让普天与中电等4家公司合并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并且有人分析大唐与普天结合的互补性和战略意义要强于与中电公司的重组,因此大唐此时的人事变动给人以极大的遐想。市场相信,如果由普天来重组大唐,那么大唐电信的命运或许会有较大改观。
不过,普天短期内重组大唐似乎并不现实。因为就在前不久,有关CEC、CETC、长城、普天4个集团合并的消息不胫而走。据了解,新公司总资产将超过1150亿元,职工总人数约16万,将成为中国最大的IT公司。所以,普天如果真的要重组大唐,可能也要等到普天与CEC、CETC以及长城的整合完成之后。
显然,以上3大因素将主导“大唐系”2家上市公司的后续走势。而结合分析,我们认为,由于3G的进展和重组事宜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3G方面的资金和竞争压力将令大唐集团的前景不容乐观。所以,后市这2家上市公司的走势也将继续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