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 Nokia,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一流的无线网络提供商。在发展中国家移动技术的民主化进程中,Nokia要比其它的公司做得更多。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分析,今年,全球的手机销售量会达到7.8亿美元。到2009年,全球的手机销售会达到10亿部。
但是,今年7月21日,Nokia发布了第二季度的财表,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
Nokia把大量的手机销往第三世界,因此手机的平均价格和利润较其它地区要低。在世界上,没有其它的手机厂商能向第三世界大量地销售手机。Nokia计划于今年销售2.5亿部手机,其运营利润可望达到12.5%,仍高于竞争对手Motorola 的11.1%。
但是,价格和利润的压力在Nokia的财报中也表现了出来。Nokia公司宣布第二财季的收入比去年第二财季要高出25%。而利润增长了15%,这显示出手机市场价格战的压力加大。在第三世界市场,手机的价格为150美元或是更低一些。此外,Nokia还调整战略,从富有的西方和亚洲国家脱身,转向对价格更为敏感的第三世界,诸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打丁美洲。这就导致了Nokia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为128美元,比一年前的138美元低了许多。
第二财季的表现,也使投资者对Nokia第三财季持谨慎态度。7月21日,Nokia的股价在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和纽约等地下跌了10%。
当然,15%的利润增长也没有大惊小怪的。Nokia的季度现金流约为10亿美元,而本财季的现金流为6.17亿美元,这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作成本的增加和资金回笼较慢所致。同时,投资者也感到了其竞争对手Motorola 的回升和竞争压力。7月19日,Motorola 公布了财报,表现令业内喜出望外。
因此,分析师对Nokia的前景也表现出一定的担心。eQBank研究机构的分析师Jari Honko称,第三财季对于Nokia来说可能会是“灾难”,他打算减少对Nokia股票的收购。而Nomura International机构的分析师Richard Windsor则对Nokia股票持中立态度,指出在低端市场来自Motorola 竞争剧增,这导致了手机市场利润的微薄。他指出,Nokia的手机市场规模过大,利润增长60%,但由于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运营利润下降了16.2%,而一年前为20%。
为了摆脱这一现状,Nokia正在采取措施推出更有利润的我媒体产品和专业产品。Nokia的多媒体部门,主要销售拍照手机、音乐播放器和便携游戏产品,其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7%,运营利润占10%。多媒体部门的总收入要高于大众手机市场的利润,但是,Nokia的研发和市场投入也是很高的,这就降低了运营利润。
同时,位于纽约的企业解决部门仍在继续赔钱。该部门主要销售个人编辑器和互联网产品等,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增长了7%,收入达到了2.4亿美元,运营损失达4650万美元,在与分析师的见面会上,Nokia公司的CEO Jorma Ollila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公司过度依赖于Communicator产品等小型的产品所致,并表示公司要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刺激收入的增长。
Nokia的网络电视部门,主要销售电视产品和支持移动网络的网关产品。本财季,该部门的销售增长了6%,运营利润为12.9%。但是,与Ericsson的18%的增长相比,Nokia的增长仍显不足。有分析师担心,未来几年内,移动网络市场的增长速度会放缓,因为全球的3G业务的上马仍是举步维艰。
是否Nokia出现了困难?当然不是,Nokia在运营效率和规模方面,仍高于竞争对手,更不要说其绝对的利润了。如果Nokia的转型低端手机市场的战略能稳定下来,其可能会在低价手机市场比其它竞争对手来说更会取得有利的地位。比如,Nokia在印度建立了一座新的工厂,利用当地的低价劳动力优势,可以更好地为印度这个快速发展的巨大市场提供服务。在第二财季,Nokia在中国手机市场老大的地位仍无人能及。
当然,Motorola 的复苏和竞争压力也不容忽视。第二财季,Nokia赢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完全从2004年上半年的阴影中摆脱了出来。当时,Nokia的市场份额下滑了6%,三年来首次低于30%。本财季,Motorola 也赢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接近了20%,是其近年来的最好表现。
Motorola 以其产品设计的新颖和进军低端市场的凌厉举措,赢得了市场的啧啧称赞。Motorola 不断地从弱小的竞争对手手中拿分,由于竞争的残酷,一些手机厂商几乎被挤出了市场。比如,排名第四的Siemens公司,已把手机业务出售给了台湾的明基。甚至是韩国的Samsung 公司,世界第排名为第三,也在第二财季出现了轻微的下滑。
手机市场,似乎成为了巨人之间的较量。Nokia仍是一路领先,而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今年下半来,对于Nokia来说,要继续使投资者满意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