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敏
炎炎夏目,处于洗牌“煎熬”的手机厂商迎来的却是夏季里的“冬季”。近日,中国生产的手机“老大”波导股份预计2005年上半年经营将出现亏损,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超过50%以上。这是波导首次发出亏损预警,也是中国生产的手机第一阵营中最后一个出现业绩亏损的厂商。TCL、东信、夏新等公司也纷纷预告上半年业绩亏损,而南方高科、南京熊猫等已经陷入困
境。
中国生产的手机在深圳的销售量是否大幅下降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波导手机为例,前两年在深圳每月能卖出2万多部,现在每月只能卖到1.6至1.8万部,销量下降了20%左右。这两年手机的平均售价一路走低,与洋品牌的竞争渐趋白热化,中国生产的手机赚钱越来越难。
洋品牌抢占份额
某品牌中国生产的手机深圳地区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低端市场和价格竞争向来是中国生产的手机的两大“杀手锏”,而如今却威力大减。由于洋品牌如Nokia、Motorola 不断推出低价手机渗透低端市场,在手机的款式设计和技术含量方面又具有优势,对中国生产的手机威胁相当大。
记者从深圳恒波商业连锁手机专卖店了解到,去年该店卖出的手机中,中国生产的手机与洋手机所占比例为3.5:6.5,今年上半年则变为3:7,Nokia、Motorola 、Samsung 继续热销,中国生产的手机的市场份额正在被洋品牌蚕食。
来自中国权威调查机构赛迪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手机的市场销量份额继续呈下降趋势,已经从今年年初的48%降至5月份的44%。
此外,手机市场还不断杀入国外新军。近日,韩国泛泰以全球手机销量第7位的身份,宣布正式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并将推出8款时尚新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外手机企业在产品方面的全线渗透,是导致中国生产的手机市场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
“黑手机”泛滥成灾
据手机行业内部统计,2004年“黑手机”销量达1000万部,而全部中国生产的手机的销量约4800万部,“黑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已超过任何一个手机生产厂商。
TCL通讯董事会办公室何先生告诉记者,“黑手机”如今已是泛滥成灾,在一些地方,“黑手机”堂而皇之地上了柜台,大张其鼓地与正品手机争夺市场,中国生产的手机深受其害。波导常务副总经理戴茂余估计,全国“黑手机”销量约在1500万~2000万部,其对中国生产的手机造成的冲击超过了3~4个Nokia。
新增产能难以消化
申银万国行业研究员顾峰告诉记者,国内手机产能到2005年一季度已经超过5亿部,目前国内市场容量大约在7000万至8000万部左右,并且很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意味着生产5部中国生产的手机,能卖出的不到1部。
此外,今年实行手机牌照核准制之后,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两次颁发新手机生产牌照,手机生产企业在原有38家基础上共新增9家,新增产能约2500万部。这些新增产能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