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独家评论】想必中国人都知道古时曾有一位学美女西施捧心皱眉、惹得邻人皆呕吐回避的东施小姐吧?而今Samsung 打算模仿“Intel Inside”搞个“Itzin Inside”品牌来推广它的闪存、液晶面板和驱动IC产品,这一举动让我们在它的身上看到了东施的影子。
古人对东施有偏见,认为她长得丑不是错,故意装怪脸吓人就不对了。其实东施冤枉啊,她的本意并不是想去扮鬼吓人的,只不过想学西施那种楚楚可怜的美态来增强自身的魅力。虽是出于一颗爱美的拳拳之心,可惜她无视自身外在条件实在和人家相差太远的事实,毫无创意的照搬照抄,西施的神态到了她的脸上就变了味儿。
相比之下,Samsung 打算效仿Intel的“Intel Inside”搞“Itzin Inside”,本意何尝不是为了自强呢,它希望复制Intel的“Intel Inside”成功品牌模式,在自己造的闪存、液晶显示器面板和驱动IC产品线注入品牌的力量,让消费者们像崇拜“Intel Inside”一样迷上“Itzin Inside”,从而使自己成为这些上游配件市场中的龙头老大,然后就可以对采用它配件的终端产品制造商们颐指气使。
Samsung 的想法不错,可惜它犯了和东施一样的毛病。不知Samsung 的高层有没有深入了解过Intel当初推出“Intel Inside”品牌的初衷、有没有比较过自己和Intel在市场环境、市场定位、主力产品方面的不同之处?
如果Samsung 没有做比较的话,我们倒可以帮它简单分析一下它的“Itzin Inside”到底面临哪些问题:
一、Itzin是什么玩意儿?
“Itzin Inside”看上去和联想换的“Lenovo”一样不可“言”喻,Samsung 的头头儿们到现在还没有说出Itzin到底是来自英文、法文、德文还是拉丁文,反正我们在英语辞典没有查到这个怪词,有人说这个词是“It’s in”的缩写,那么它的意思就是“It’s in Inside”,如果译成中文恐怕会让人喷饭。
众知周知,一个品牌要想迅速为人家所接受,选用生造的词或是从某个小语种中淘来的冷僻词绝非良策,如Windows、ThinkPad、PowerPC等,恐怕上完初中的人都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接受起来自然容易。再如“Intel Inside”,就很好地借用了Intel原有品牌的优势,又很清楚地表明某台PC用了Intel的处理器。相比之下,“Itzin Inside”中没有人们耳熟而详的Samsung,反而用了一个莫名其炒的Itzin,有谁能把它与Samsung 扯在一起?相信Samsung 要想让人们接受这个品牌,巨额的广告费恐怕是在乎难免了,而且还未必能获得与Intel相同的效果。与其如此,Samsung 还不如直接打出“Samsung Inside”的牌子。
二、Itzin Inside品牌代言的是消费者们根本就不关心的东西。
虽然闪存、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的驱动IC是各种数码影音产品和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配件,但它们不像CPU一样是大家关注的IT核心技术,有哪个消费者会在乎它们到底是谁造的?人们可能会说我要买一台装Intel处理器的PC,又有哪个人会说我一定要去买一台装了Samsung 驱动IC的液晶显示器?或许Samsung 太高估消费者们的学习能力了,除了专吃IT饭做媒体搞销售的人不得不“与时俱进”、学习了解这些枯燥的东西外,又有谁会关心自己的MP3播放器里用的是哪个“著名半导体制造商”生产的闪存?他们能清楚地知道自己MP3闪存的容量就足够了。
三、Itzin Inside品牌缺乏独步天下的“内功”基础。
一个产品品牌要成功,背后必须有独家的技术和出众的质量。当初Intel敢打出“Intel Inside”品牌,就是因为它在PC处理器方面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都无人能敌,AMD当初没有搞个“AMD Inside”,说明它对此有自知之明。可Samsung “Itzin Inside”代言的这几种产品在技术和品质上还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杀手锏,Samsung 只是在这几种配件的量产规模上很有优势而已,“Itzin Inside”还缺乏真正能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技术和品质内涵。
举例来说,在液晶面板的质量上,日本厂商的产品目前还是要强于韩国厂商的产品,如果Samsung 要求采用自己液晶面板的显示器厂商贴“Itzin Inside”,而夏普等以品质见长的日系液晶面板生产商也要求下游显示器厂商打上“SHARP LCD”或类似的品牌的话,谁会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呢?
四、Samsung 此举可能会惹恼下游厂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Samsung 除了制造闪存、液晶面板和驱动IC外,自己本身还在生产采用这些配件的终端产品,如手机、MP3等数码产品和液晶显示器,这也就是说,它本身和采用它配件的下游厂商有着非常直接的竞争和利益上的冲突,与Intel那种只做处理器供应商,不直接介入PC终端制造,不与PC厂商争利的营销理念完全不同。
面对Samsung 这样一个上下游都想通吃的厂商,有哪个数码产品或显示器的终端产品制造商敢在自己的产品上贴上“Itzin Inside”?消费者如果因为一个小标签知道它们生产的手机或者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配件都来自Samsung ,恐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转头直接去购买Samsung 的同类产品。最终,贴上“Itzin Inside”的结果可能只是为Samsung 的产品作了嫁衣裳,说不定哪天Samsung 有意断货,消费者们就全部跑去买Samsung 的终端产品了。
相信面对这种太过明显的圈套,就算Samsung 诱之以利也不会有几个人上钩。而且,Samsung 毕竟并没有像Intel垄断PC处理器市场一样垄断这些配件市场,不用Samsung 的东西还有的是其他的选择。说不定Samsung 实施“Itzin Inside”品牌战略后,倒戈投入其竞争对手怀中的下游厂商会比支持它的厂商多得多。
总而言之,东施长得丑不是错,错在她不知丑,反而因模仿西施突出了自己的丑;Samsung 推“Itzin Inside”的初衷没有问题,可问题是它不应该无视自己与Intel的不同之处而模仿Intel“Intel Inside”品牌的推广模式,或许我们这几句冷笑可以让Samsung 清醒过来。(n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