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om Evslin 编译|宋妍
创投家弗雷德·威尔逊写过一篇博客,题为“拿公司作赌注”。文章写得不错,但是我认为他只说对了2/3:“如果公司还未站稳,你就得每天下一次赌注。”显然如此。“我想这就是在危难时刻很多大企业的管理者都无法扭转局面的原因。
他们被告知要降低风险、按部就班、力挽狂澜。他们不想失败,却无力回天。”这点也很正确。“如果你正在运营一家位列财富500强的公司,以公司作赌注就可能不是你想要做的事情了。”但是,在我看来,弗雷德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过去,AT&T不想在互联网或者其它本可以挽救它的业务上下注,结果让自己变得几乎毫无价值。长期以来,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一直不愿意在新工艺、节能型产品或者任何革命性的改进上押宝。他们也许会因此逐渐毁掉自己的公司。
Microsoft下过很多回赌注,比如赌自己跟IBM的合作关系,赌Windows操作系统。在Microsoft该如何在互联网上下注的问题上,我跟比尔·盖茨产生了分歧——争论在该不该进入互联网市场的问题上戛然而止,还没来得及讨论何时进入的问题——这是我离开Microsoft的原因之一。这个决策对公司恰当与否,当时并没有异议。那时比尔认为这决策是恰当的,也许现在依然这样认为。
史蒂夫·乔布斯曾把Apple公司押到了Mac电脑上,而且赢了。他的后任只顾着拓展市场,却不再为公司下任何赌注,结果差点把公司弄垮。董事会只好把史蒂夫请回来,让他继续为公司试试手气。但好运却未必总是眷顾你的公司。斯科特·麦克尼利曾把Sun押在了SPARC芯片和网络计算上,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输掉了Sun。
很久之前,我曾打赌说自己的Solutions公司将延续Mac电脑的成功,因为当时Apple公司正在走下坡路,而一个比较好用的Windows正姗姗而来。但是我错了。最终我只好把公司资产贱卖给Microsoft,比那之前一两年的出价低得多。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负责制定战略决策,就要不停地下注,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在赌博。什么都不做则是把赌注押在了当前的状况上。从长期发展来看,“无为”是种错误的做法,但从短期来看,它确实方便易行,不费脑筋。
公司上市后,打赌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就是为什么在泡沫1.0时代,很多还未站稳脚跟的公司,刚一上市就夭折了。但是无论上市与否,你都得一直打赌。在我和玛丽(作者的妻子—编者注)创建的ITXC公司还未上市的时候,我对打赌颇有兴趣。但遗憾的是,一旦在公司的决策权变小,我就失去了那份打赌的热情。当然,打赌就是无论成败,都很精彩,CEO赚的正是这份钱。
在我的在线小说“hackoff.com”中,虚构的CEO拉里·拉扎德在董事会的办公桌上放了一把左轮枪。每当决策的时刻来临,他就把枪筒对准自己的脑袋,说:“我把命押上。”但是子弹并未上膛,所以他的意思是把公司的命押上。
如果你是CEO,无论你的公司是大还是小,趁每天早上刷牙的工夫,你都该问问自己,今天你要把公司押到哪儿。如果答案是“哪儿都不押”,那就意味着你把公司押在了维持现状上,这也是个决策,虽然它并不容易察觉。不过,这种做法糟糕透顶。
(博客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者简介:Tom Evslin曾在Microsoft(其早期创立的Solutions公司被Microsoft并购)和AT&T担任要职,并一手策划、推出了AT&T WorldNet Service互联网接入服务。此外,他还曾与妻子共同创建了在VoIP界享有盛名的ITXC公司(现已被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