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永翔
在VC(风险投资)界,他虽然不金光四射,但你能感觉到他时时散发的光芒——他为别人制造的冠冕与财富足以令业界惊羡。 他是中国VC合伙人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人,也是投资总额最多的人,其投资总额达2.3亿美元。 他,就是SoftBank亚洲赛富基金合伙人周志雄。
“Joe(周志雄的英文名)是在VC界脱颖而出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同时具备投资家和创业者的素质。”美林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邱文友这样说。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王仲何的评价是:周志雄是VC中最勤奋的人,是VC界的一个奇才。
豪爽但不彰显,内敛平和但又强势固执;一米八的个头虽无法显示北方人的剽悍,但如鹰眼般精光敏锐的眼睛透射出一种刚健之美,并且时时可以感觉到海浪般的豪情壮志在他的血管里迸发。在SoftBank,周志雄就像一只鹰眼,目光犀利,时刻在捕捉最肥硕鲜美的“猎物”。
在获得持久巨额利润的同时,他创造了优秀的品牌与形象,他的判断力比较准确,自身积聚的能量和借助盟友所获得的能量,令他的竞争对手感到畏惧。他是一个创造神话故事的天才,在他手中还没有一个失败的案子。
他总是能敏锐地把握住机遇,创造高额利润,他操盘的盛大只是神话故事的开始,不久的将来,橡果、ATA、世芯更会让人咋舌惊叹,精彩的故事在他的编排之下将不断上演。
2005年,国外的VC蜂拥而至中国市场,继SoftBank赛富和鼎辉分别融资6.4亿美元和3亿美元之后,又有几十家以中国为主要战场的VC在融资。谁是真的英雄?周说:“三年后看结果!”
没有人能看清他的目的地,他奔走在没有终点的路上,永不停歇地探寻,制造富翁,制造精金的冠冕。
经典操盘:盛大故事
在创投界中,只要谈到最成功最精典的案例,没有不提盛大的,其主要的关键词就是:SoftBank亚洲,4000万美元,投资14个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20个月大部分退出,5.6亿,十几倍回报。然而能把这些关键词串成一个故事的人却变成了一个谜。
业内盛传这个案子是周志雄做的,然而迄今为止在有关的新闻报道上他的名字一直没有出现过。问到周志雄,他只肯回答这是一个团队的努力。这里有SoftBank亚洲的总裁阎焱,当时SoftBank亚洲负责中国的董事总经理,后来离开的黄晶生,SoftBank亚洲当时的投资经理和他一起做这个项目后来加入盛大的周东蕾。他也承认盛大的投资架构是他设计的,盛大的投资案是由他组织谈判和实施的。他更负责投资后的日常管理。从2002年10月谈判开始到2004年5月盛大上市的二十个月里,他只做了这一个案子,他几乎天天泡在盛大, 被认为是盛大的一员。说到盛大的投资方案,如何谈判估值。如何设计两年业绩保证方案、公司结构、管理结构、员工期权,盛大的横向、纵向商务模式发展战略,盛大的高层管理、中层经理、盛大的每一个部门做什么事他都会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故事一:起死回生
盛大由于身在上海而不被IT媒体所报道,虽然2002年网游做得如火如荼,当年的净利润有2000万美元之多,但在VC界以至于IT界鲜为人知。于是在当时负责融资的财务总监即后来的首席财务官李曙君建议下,盛大请了汇丰银行做融资顾问,融资2000万美元。汇丰银行通知了市面上所有的VC,投50万美元的和投1亿美元的大约有50家以上来看盛大。结果除去只能投几百万美元、投不起的及投得起但看不懂的,进入最终谈判的一共剩下三家, 其中一家由于要改投资额迅速出局,剩下SoftBank和另外一家由汇丰私募基金为主、三家投资公司跟投的投资组合。
另一家的投资组合的条款从估值到套现都有利于盛大和陈天桥。而SoftBank由周志雄设计的条款估值低于对方,不允许套现,有双重业绩保证和一系列保护SoftBank权益的条款。但是一心要做大事的陈天桥对于将来要合作的对象甚为看重。一方面是由于陈与前一个投资方的合作不能说愉快,另一方面盛大融资是为了并购当时现金奇缺的门户网站而做这一次融资的。陈天桥希望新的投资方对于他的战略投资阻力最小。盛大负责谈判的李曙君和SoftBank负责谈判的周志雄非常投缘,一见如故。周志雄于是说服李曙君由SoftBank亚洲一方做股东要远比四个股东容易决策。这一点由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激烈的谈判,SoftBank在2002年11月28日攻下一城,签了投资条款书。
然而同时,盛大与上游公司韩国的Actoz的争端愈演愈烈,从开始的韩国公司服务器源代码泄露,“私服”横行,到盛大拒付分成费。周在12月赴韩国尽职调查时第一次见了Actoz的CEO,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方也意识到SoftBank对盛大是有影响力的,盛大一旦拿到了SoftBank这笔投资,即在世人面前表明,盛大没有做错事,他们对盛大的牵制就没了,其谈判的砝码就少了。此时是影响SoftBank决策的最好时机。于是Actoz在SoftBank给投资委员会送出报告该投资即将通过批准之前,发出正式律师函单方面宣布终止跟盛大的合作。
此次事态严重,案件的进展不得不向在美国和日本的投资委员会报告。一个公司出现法律纠纷是美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况且业绩的90%都依赖于这个合同,其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案子在初审时已被告知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家都不肯放弃。写报告、电话会议、愿意个人投资以示信心。阎焱给每一个投资委员会委员打电话寻求帮助。最后是投资委员会的成员Gary Rieshel帮助阎焱说服全体成员投票支持。
在等待投资委员会判决时,周找到陈天桥,他对陈天桥说:“我们相信盛大,如果这个案子SoftBank没办法投,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我会把我个人来自UT期权的所有的钱投给你。”陈天桥非常感动,意识到他在几个月前接受SoftBank作为唯一投资人的决定是对的。如果他接受的是另一个投资组合,这个案子一定做不成。因为四家中只要有一家退却,就不可能做成。
“盛大的价值是它的运营能力、对上下游的控制、多游戏种类的平台战略和定位。它与韩国公司的纠纷相信会由于双方的利益最终得到解决,即使情况最坏也只是业绩目标会晚两年达到而已。这种判断决定了我们当时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