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害谁,你就让他去做手机吧。”7月26日,侨兴电信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忠抛出这样一句玩笑式的“狠话”。
谈笑间,吴志忠已然跳入了这个令人爱恨交加的行业——今年6月末,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一批手机获牌名单,侨兴在列。
作为侨兴环球(XING,NASDAQ)董事长吴瑞林的二儿子,吴志忠负责运作侨兴(COSUN)这个新品牌。
三年前,他的哥哥吴志阳操刀,以3.16亿的高溢价收购中电通信(CECT)。
那时,手机牌照是稀有之物。如今,侨兴已经拥有“中电CECT”和“侨兴COSUN”两大品牌、3个手机牌照(CECT拥有GSM、CDMA双牌照)。
随着暴利时代的终结,手机业内死的死、伤的伤。坐拥三张牌照的侨兴,此前业界甚至传出消息,说“CECT资金链已经断裂”。
打造一个“干净”的侨兴
CECT的资金链真的断裂了吗?吴瑞林不愿做正面回答,只告诉记者两个事实:
6月20日,CECT母公司侨兴环球发布了2005年财报。年报显示:2005年净销售额为3.5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2.4%;净利润为3100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987%。
与此同时,赛迪的数据显示,CECT市场份额今年以来始终保持在中国生产的品牌前四名之列。
之所以身陷流言漩涡,是因为侨兴的敏感身份——CECT在业界有“贴牌老大”之称,尤其在贴牌盛行的2005年,CECT是被大量黑手机贴牌最多的品牌之一。
CECT总经理吴志阳的解释是:“所谓找我们贴牌的企业都是一些去年暂时没有拿到牌照的高品质厂商,如明基、UT斯达康、多普达、宇龙,我们选择的方式是战略合作。”
吴志阳指出,去年CECT共2个多亿的净利润中,来自以上几家合作厂家的合作收益非常少,但这种与强势企业的合作提升了CECT在去年高端机市场的形象。
“至于市场上五花八门盗用CECT品牌的仿冒机、套牌机,CECT从中并没有获得任何收益,同时还要背负对自身品牌的伤害。”吴志阳告诉记者,去年CECT就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与工商、质监部门到全国各地去打假,“我们也是深受其害”。
“今年我们坚持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牌照合作,更不用说贴牌。”吴瑞林说,如果说乱世之中,贴牌的伤害还无伤大雅的话,2006年的市场已经让人看到一丝有序的阳光,侨兴在全力扭转CECT品牌受到的伤害。
“黑手机的猖獗、中国生产的品牌几乎溃不成军,规模已经失去了意义,而仍未被贴牌玷污的品牌亦是少之又少。”吴瑞林说,在这个已经被“搅浑”的手机行业里,他要借机打造一个“干净”的侨兴(COSUN)。
他认为,经过几年混战,包括CECT在内的中国生产的品牌都难逃行业的伤害,包括黑手机的冲击、价格战。进入2006年,行业又走到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关口。
“这个行业走到现在,已经开始‘清零’,不要再看以前了。”吴瑞林说,“不管以前做了多大规模,现在都要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