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3岁的张末是张艺谋与前妻肖华的女儿。张艺谋与肖华都是西安人,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时相识相恋。1979年,两人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张艺谋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师。
1983年3月31日,女儿张末出生时,张艺谋正在千里之外的广西拍摄电影《一个和八个》,接到父母的电话,这个双眼熬得通红的男人高兴得跳了起来。他给女儿取名叫张末,有两层意思:从日期上看,3月31日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所以取“末”字;另外,“末”是深层次的意思,从4月1日起,张艺谋希望自己的事业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或许是女儿给张艺谋带来了好运气。不久,他拍摄的电影《黄土地》一举摘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和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他主演的《老井》把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尽收囊中。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张末发现一向开朗的妈妈变了,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张末永远忘不了她7岁那年冬天,父亲突然从外地回来了。父亲的脸像天空一样阴沉,他冷冷地要张末自己去玩,他要和妈妈谈点儿事,说完就把卧室的门关上了。
夜幕降临时,里屋的门终于打开了,父母走了出来。那天父亲没有在家里停留,去了爷爷奶奶家。母亲双眼红肿,看着张末那双纯真的眼睛,妈妈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含着泪说:“你爸爸要和我离婚……”尽管还是懵懂无知的年龄,但张末还是隐约明白父母离婚将意味着什么,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第二天,爷爷奶奶和父亲来到了家里,爷爷哀求父亲不要和妈妈离婚,但父亲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为了挽救父母的婚姻,爷爷不顾天寒地冻,千里迢迢赶往北京。可热恋中的人怎么听得进老人家的话呢?不久,父亲和母亲办理了离婚手续,张末跟随妈妈生活。
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短短一段时间,母亲就消瘦、憔悴了许多,一向开朗的她变得有些木然……渐渐懂事的张末心也像妈妈一样痛,含着泪安慰母亲:“妈妈,没有爸爸,我会对你好的……”
在母亲最痛苦无助的时候,爷爷奶奶经常来看妈妈,他们一边埋怨自己的儿子,一边给她安慰和开导。爷爷老泪纵横地说:“尽管你和他不是夫妻了,但我们还是一家人,我们会把你当亲闺女看待。”
痛归痛,母亲从来没有在张末面前说过父亲的半点儿是非,母亲知道,女儿是无辜的,不应该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苦涩。
家庭的破碎还是给张末带来了沉重的心理阴影,她比同龄孩子显得成熟。为了让母亲高兴,她学习非常刻苦,还在《中国少年报》、《家庭教育》、《南方周末》等报刊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收到三十多元的稿费时,张末用这笔钱给母亲买了一副厚厚的羊皮手套,对母亲说:“妈妈,冬天太冷,你戴着羊皮手套骑车上下班就暖和多了。”女儿的懂事让母亲鼻子发酸。与丈夫离异后,她觉得自己是个悲剧女主角,但上天又把一个这么好的女儿送到她的身边,让她在悲苦中有了寄托和安慰。
张末恨父亲,自从与母亲离婚后,几年过去了,他没有来看过她,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给她。怨恨中,张末又强烈地思念着父亲,这些年了,她不知道父亲过得好不好。
岁月在张末的怨恨与思念中走走停停。当年那个稚气的黄毛丫头渐渐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肖华也走出了痛苦,母女俩在西安过着平静如水的生活。
张艺谋的情感生活并没有像他当初离婚时想像的那样妙不可言。虽然红得发紫,被评为世界十大导演之一,张艺谋却是那么孤独。
走过情感的沧桑,蓦然回首,张艺谋发现他刻骨铭心地想念那个远在老家的女儿,几乎与女儿失去了联络。五年过去了,张艺谋第一次踏上了回西安的旅程。多年不见,出现在张艺谋眼里的女儿已经是一个美丽的少女了。见到女儿,张艺谋走上前去,慈爱地要拉女儿的手。张末的手哆嗦了一下,飞快地躲开了,她冷冷地看着父亲,一言不发。张艺谋心痛如割,他这才知道自己与女儿之间的隔阂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