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S和电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手面PC化,PC手持化,最终二者变为一回事倒也不完全是不可能。在两者还没最终成为一个东西之前,将两者列到一起比一下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近来网上有则更有趣的新闻,据垃圾邮件跟踪机构Spamhaus评出了,2006年度垃圾邮件最多的国家,对果美国排名首位,中国位居第二。垃圾SMS虽然未找到准确的数据和排名,但它也一直不是省油的灯,每个人手机上大体每天都有几条不痛不痒的,一年还能收到个一条半条中百万大奖的。
邮件的历史比SMS要长得多。1971年,雷.汤姆林森通过@符号完成了第一封邮件后,其势便一发而不可收,但发扬光大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多普及后的事情。SMS要年轻得多,直到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SMS才在英国沃特丰诞生,SMS迅速在各国蔓延的时间是在七年后的1999年。邮件现在的第一要务还是免费,SMS仅在中国的价值就达到几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了,二者面对的共同问题是:垃圾信息太多。
垃圾SMS治理最妙的最令消费者痛恨的是收费,不收费没道理;最常见的高招是实名制,但效果也不明;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是移动公司是可控的,但因为这是它的财源,一般就又很难自己扎住自己的钱袋。
垃圾邮件则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推选实名制虽然没有公司试过,但肯定是压根就行不通;收费实践证明不行,以前有公司试过,最后用户跑的剩下不到零头,既不能赚钱,又不能实名,那怎么办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收电邮的多少和收信人的知名度和财富有一定的关联度,早在几年前,Microsoft公司首席执行官斯蒂夫·巴尔默透露,Microsoft董事长盖茨每天收到数以百万计的电子信息,绝对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
其实不论SMS还是电邮,之所以能象病毒一样泛滥,和它们的主动的交流精神不无关系,我发出个希望,接收是你的义务,回复不回复是你的权利!
当你面对垃圾邮件和SMS时,该如何做呢?
面对SMS,最好的办法是打死我也不回复,因为它是收费的,移动公司和他们的服务商们想要的就是你的回复;陌生邮件呢,可以学一下比尔.盖茨的态度,过滤,然后回复,毕竟,这是免费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