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年前,如果和任何一个主流电信设备供应商谈市场份额的时候,他们都毫无掩饰地说出美国是他们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欧洲,最后是日本。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在这些跨国巨头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0%。至于说中国市场,虽然所有的设备商都表示十分重视,但是在其全球销售额中,中国的市场份额一直被掩饰,总是以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来表达。这只能说明,亚洲电信市场是一个有潜力但还没有爆发的市场。
那么,今天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美国、欧洲和日本电信市场依然是所有电信设备商最主要的市场。但是,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这些地方的增长乏力,缺乏活力。无论是固网还是移动市场都趋于饱和。运营商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用户对落后网络的抱怨,不同运营商希望能够通过改善网络环境来彼此吸引对方的用户。另外一个驱动力是,运营商希望通过改善网络提供新兴业务来提升不断下降的ARPU值。可以说,这种网络建设的驱动力都是被动的,而非是因为市场增长而主动的投资。同时,由于新业务的影响力并不明显,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运营商投入改造网络环境的投资回收期将被迫延长,而这将严重影响运营商在后续网络更新的热情和投资。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电信市场将会趋于稳定,属于饱和市场。
那么,新的增长点在那里。我想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亚洲。
在全球公认的四大新兴市场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中。两个超级大国都在亚洲,涉及人口接近25亿。其它亚洲国家由于受到中国、日本、韩国经济的拉动以及参考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把改善电信等基础设施作为首要的政策,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以及中国的Hong Kong和台湾都开始新一轮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其市场规模不亚于日本市场。
尤其是亚洲用户对新业务的接受度要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用户。已经在移动增值业务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日本和韩国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运营商通过建设更先进的移动网络不但成功的遏止了语音消费的下降,反而通过增值业务收入增加了ARPU值。另外,亚洲用户对手机等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更是高于欧、美市场,使得亚洲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终端市场。
还有一个趋势似乎更能带动亚洲电信市场以及运营商建设新兴网络的积极性。那就是亚洲本土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的设备制造商的崛起。这些设备制造商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以及和欧美电信设备制造商竞争的实力,而且在某些技术领域还处于领先地位。比如中国的Huawei、ZTE,韩国的Samsung 、LG等。由于这些设备商的崛起,政府在新技术和新设施的投资上也比以前更为积极。比如韩国率先部署Wibro网络以及中国即将部署的TD-SCDMA网络等。印度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本国的通信基础建设,印度运营商把投资风险变成和设备供应商共同承担。这样就改变了其现金流,在网络建设方面更加大胆。因此,才有了今天印度每周新增100万移动用户的发展规模。
可以说,过去的亚洲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那么现在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比如,这些地区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远远低于欧、美,增长空间很大,因此给3G等新技术很大的空间。宽带的普及率也很低,用户对高带宽的需求甚至超过欧美用户。而且宽带建设也呈多种变化,有线宽带和无线宽带都受到用户的欢迎。当前,很多亚洲国家正在大规模改造基础通信设施,比如对光传输的需求日益增加……
所有的变化都在说明一个趋势,这里是一个高增长,大容量的市场。
因此,我们可以毫无讳言的说,亚洲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电信业最大的市场。
ITU世界电信展首度从瑞士日内瓦移师中国Hong Kong就足以证明这种趋势。正是因为亚洲的增长趋势,使得世界电信巨头集体把目光放到了亚洲。
相对于以往的世界电信展,本届通信展的主角显然是亚洲的企业。尤其是中、日、韩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仅中国参展企业就达200多家,占总展出面积的三分之一。尽管你可能认为本届通信展由于地缘优势,可能对参展企业质量的有所怀疑。但是,做假是不可能的,亚洲企业展出的实实在在的,具有世界领先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对于这一点,近6万名专业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可以说,亚洲不仅仅在将来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同时也将是世界主要的电信设备制造和技术创新市场。这就是亚洲电信领域的未来,也是本届通信展所折射出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