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厚麟:我渴望全球电信业为中国喝彩!
12月5日晚上9点,Hong Kong湾仔君悦酒店,刚刚参加完ITU中国日活动的赵厚麟如约准时出现。数天繁忙的展会活动对这个精力充沛的人似乎没什么影响,他依然活跃敏捷。在极其繁忙的ITU世界电信展日程中他抽出一个多小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与国际电讯联盟(ITU)打破36年传统移师Hong Kong创造了纪录一样,作为明年1月1日开始正式履新的ITU候任副秘书长,赵厚麟也创造了纪录:1998年,他成为ITU133年来首位非欧洲人的标准化局局长;在2002年的国际电信联盟新一届选举中,以电联历史上连任候选人所得的罕见高票再次当选;而明年1月1日,他则将成为ITU成立142年来的首位华人高层。
“我渴望全球电信业为中国喝彩!”双鱼座的赵厚麟感性而充满激情。
他说:“ITU2006年世界电信展首次移师中国Hong Kong,是对中国电信建设飞速发展的有力褒奖和热情鼓励,令人信服地表明了中国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表明国际电信业对中国市场和通信技术发展的认可。”
赵厚麟这些年来以ITU领导人的身份访问了许多国家,足迹遍及五大洲。所到之处,从总统到部长,从企业主管到工程技术人员,人们都会向他盛赞中国电信的发展。他说:“现在,我以前曾有过的在国外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感觉已经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作为中国人的兴奋和自豪。”
难忘2004年3月30日
“首次在日内瓦以外的地方开展”是本届ITU的一个大热点。赵厚麟谈起当初的缘由依然感觉特别的振奋和高兴。他说:“我想大家的感觉都会和我一样。”
他对记者讲述了当初发生在日内瓦的事情。
2004年3月31日,日内瓦当地报纸头版头条用醒目字体登出了惊人的标题:“日内瓦失去了世界电信展和2.5亿瑞士法朗(约合16亿人民币)!”。这并不是媒体在西方愚人节前一天制造的耸人新闻,而是日内瓦政府担心多年而终于出现的重大事件:在争取承办下一届电信展的竞争中,瑞士的日内瓦输给了中国的Hong Kong!
他说,ITU从1971年开始在日内瓦举办第一届世界电信展,此后每4年举办一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效益一次比一次高。但3月30日晚国际电信联盟宣布,经过展览会董事会当天的审议和讨论,全体成员几乎一致建议,将于2006年举办的第十届世界电信展应该到中国的Hong Kong去办。从理论上讲,这还只是董事会的建议,最后决定还需要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与有关方面协商若干条件后才能确认。但报纸上说,董事们在讨论时异口同声地强调到中国去,而对日内瓦提供的许多优惠条件不屑一顾。这就使得聚集了世界上电信巨头的董事会很快形成共识:“下一届到中国去。”
“2003年在日内瓦的世界电信展如果没有中国公司参展,那将是一次惨不忍睹的展会,是中国公司和亚洲公司撑起了门面。”赵厚麟回忆说,当时很多欧洲大公司都抵制展会。当时,国际上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不久,3G牌照拍卖也让许多电信公司负债累累、惨淡经营。而展会期间酒店不仅房间紧缺,费用更是高达每晚几千美元,大公司抱怨纷纷。“而当时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电话用户已经达到5、6亿户,电信业投资增长有的年份高达40%。其余如印度、东南亚市场也刚刚起步,增长奇快。” 赵厚麟说,亚洲市场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潜力让许多大公司代表一致表示:世界电信展应该换个地方了,应该办到离客户更近的地方。
“2004年3月30日是个难忘的日子。”赵厚麟说。
我十分想见到走出去的运营商
“最近两年,我盼望中国电信运营商到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赵厚麟说。“应该说,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市场更广阔,机会也更多。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实力雄厚,他们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可以打出去。只要措施得当,敢于搏击,他们是有可能在国内的主战场和国外的大市场上都取胜的。”
赵厚麟说:“中国运营商对国外市场不熟悉,手中没有在海外经营人才。他们最担心的可能是发达国家不容易打进去,而在发展中国家又似乎无法赢利。我的感觉不尽相同。海外其实市场巨大,机会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特别是最近几年没有发生过战争的地区的市场,电信发展迅速,机会尤其明显。即使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例如一些对中国友好的发展中国家,人们也期望中国的运营商能去投资合作电信业务。”
此外,已经在海外获得进展的中国的设备制造商,也期望与中国的运营商能在海外合作。发达国家的运营商受到近两年电信业危机的冲击很重,至今尚在恢复,这也给我们创造了难逢的机遇。中国的运营商早晚都要走出去,我热切希望在海外能早日见到像我们的制造商一样活跃的中国运营商。
千万不要把设计权交给别人
运营商走出去是好事但也有风险,中国的市场远较外国的市场要大,不宜照搬外国的经验。赵厚麟说:防范风险这一点很重要,外国运营商的经验也很重要, 便是千万不要把设计权交给别人。
“我认为中国IT业的机遇很好,因为中国的业界发展相对稳定,盘子愈来愈大,相对而言,国际的大型IT公司不断兼并重组,资金, 业务发展, 和信誉都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中国企业应该有机会到外国开拓市场,把品牌打响。当然也要注意风险,因为运营商的资本投资较大,投资年期较长,最少要3~5年,如果中国运营商没有好好掌握外国市场风险及政治风险,便有可能吃大亏。”
标准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谁拥有世界标准越多,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建议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电信标准的制订,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他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还基本处于了解情况、学习跟踪的阶段,现在已经能够积极参与了。最近几年,中国参加国际电联研究组的规模越来越大,提交文稿的数量、质量都在上升,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在若干领域,中国参与的标准已经提交到国际电联并被批准为有关国际标准,尤其是TD-SCDMA的标准等,”赵厚麟说,中国参与提出的TD-SCDMA标准现在已经被国际电联批准,与WCDMA和CDMA2000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3大主要标准。在今年的世界电信展中,中国公司为TD-SCDMA开辟了相当规模的展台,向世人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但在信息产业的诸多领域,中国还没有真正进入国际核心技术和前瞻技术的圈子,中国参与制订的标准数量还很少。”赵厚麟坦言:“因此,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时常处于被动地位。”
3G牌照3张不嫌少4张不嫌多
什么时候发3G牌照?发几张?是本次展会上很多记者关心的问题。赵厚麟说:“这些问题都是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的。我可以谈谈个人的一些观察。”
他说,英国市场那么小,2004年却发了6张牌照,政府一下子赚了几十亿英镑,而竞拍成交的价格比政府提出的起始价格高出四五十倍,显然是市场太疯狂了。其后德国和法国发3G牌也有考虑不周之处。发牌只是3G开发的一个方面,运营商还需要建网、开发等其他投入。德国的经验就是买了牌照的企业合起来建设网络设施,共享基础设施以解决重复建设,减少基础设施投入。中国发牌照也将存在类似问题。
“我个人认为中国3G牌照发3张不嫌少,4张不嫌多。至于TD-SCDMA,在中国投入那么大,牌照肯定会发出去。与其他的3G标准还没有开发完善的情况相似。在奥运会之前花一两年时间把大城市的3G设施建设好应该是可能的。至于以后能有多少用户?多长时间可以全国漫游?等等, 则是另外的问题。”
他对3G前途充满信心,他说,3G要成为主流业务还有待时日,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我认为不管还会遇到多少困难,3G在全球的商用是不可避免的。
赵厚麟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任。他说,他下一步的重要工作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国际电联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使这个有上百年历史的联合国机构能够在21世纪继续带领和指导全球电信业的发展。
赵厚麟谦逊地说:“我个人的胜利,得益于受到举世称赞的中国电信发展的骄人业绩。”这位在日内瓦几乎不使用手机的电联新任副秘书长对记者说:“伟大祖国电信业的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