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RIM公司高层日前在Hong Kong电信展上表示,明年第一季度,其黑莓(Black Berry)智能手机将会获得中国信息产业部的入网和销售许可。RIM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巴斯里对新闻界表示,该公司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将会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正式通过合作伙伴销售黑莓智能手机。
今年的5月17日,即第38届世界电信日,风靡欧美的黑莓终于踏上了中国内地市场,但目前只是允许黑莓手机的用户可以把手机带入中国,在更换SIM卡之后使用,RIM公司还无法通过运营商伙伴直接向用户销售黑莓手机。但在明年获得批准之后,这一问题将不复存在。届时,黑莓手机将真正“嫁”入中国。
巴斯里表示,目前,RIM公司已经就黑莓的移动邮件服务在全世界拥有了30个合作的运营商,分布在17个国家和地区。在明年,RIM公司预计将会继续增加15到20个运营商伙伴。这位高层对亚洲市场充满信心,他说,明年,RIM公司在亚洲的收入将会翻一番,无须怀疑的是,亚洲市场将成为RIM公司发展最快的区域市场。
但RIM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是否真如巴斯里所想的那么一帆风顺呢?
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面向高端用户的商务移动设备未来的确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原先在该市场上保持领先的“黑莓”产品将会遭到来自包括Microsoft和Nokia等众多竞争对手的夹击,他们都可能动摇RIM公司黑莓的地位。“黑莓”面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据悉,RIM公司在全球内的用户超出了550万,2006财政年度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亿美元,继续保持在该市场的老大地位,但在今后的8年时间里,RIM 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越来越多的厂商纷纷开始效仿RIM,推出类似的产品。作为移动操作系统提供商,Microsoft目前与Motorola 、HTC、Samsung 电子以及奔迈等公司保持了紧密合作,Microsoft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其在移动市场上的影响力,Microsoft的目标是在移动商务设备市场上,建立起类似在桌面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市场上一样坚固的堡垒。可以说,在当前移动商务设备市场,Microsoft公司才是与RIM公司竞争的真正对手。
易观国际分析师符星华表示,“该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不如欧美市场。”他认为,与SMS和彩铃在中国的爆发一样,手机邮件风靡欧美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而在中国这些条件不可复制。换机是手机邮件面临的最大障碍。要让中国企业用户为了一项增值业务而承担较高的成本难度较大。此外,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在阻碍中国手机邮件市场的发展。手机邮件能带来的便利性并不显著。另外,手机邮件在欧美主要被用于商业用途,而在日本却被主要用于传输图片等娱乐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