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三年建省级手机生产基地 广东IT版图改变
广东的IT版图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主导这一切的是山区市河源,河源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是手机。
12月18日,在“后发河源”系列经贸活动的开幕仪式上,广东省副省长佟星为河源颁发“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的牌匾,河源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家手机生产基地。
在随后的签约仪式上,数十家手机生产企业签约刚成立的河源手机生产基地,掀起了本次经贸活动的高潮。当日下午,众多通信业专家及领导汇聚一堂,为坐落于河源高新区的手机生产基地积极建言,大家认为河源手机业正逢其时大有可为。据悉,广东省质检系统唯一的通讯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刚刚落户河源,2008年开始运营。
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介绍,目前已有20多家手机及其配套企业落户河源高新区,今年手机产量可超过400万台,年产值达45亿元以上,还有一大批企业正在建设或商洽中。在三年之内,河源手机生产量将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产量达3000万台。
深圳手机企业热捧河源
在12月18日的签约项目中,深圳市埃立特通讯有限公司拟投6亿在河源市高新区建设厂房生产手机。在当天下午的手机研讨会上,来自深圳的手机厂家占了多数。据悉,2004年第一家落户河源的西可通讯也是深圳企业,目前已是河源最大出口厂家。
梁伟发表示,已经落户河源手机生产基地的手机企业中,80%是深圳的手机企业,且还有许多深圳手机及其配套企业有意转移到河源。他说,深圳是中国的“手机之都”,今后河源手机生产基地会更多地承接深圳手机产业的转移,与深圳手机产业互补合作。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深圳埃立特通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在正式与河源高新区签定合同后,接下来就准备建设厂房,争取尽快投产。
在当天下午的手机研讨会上,ZTE和创维等来自深圳的企业有关负责人认为,河源主动出击,建设手机生产基地,肯定会形成相当大的竞争。他们将进一步考察,寻找合作空间。
深企成河源最大出口商
在签约仪式举行前,记者在高新区参观了西可通讯这家河源手机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占地6.4万平米的厂房,现代化的流水线,设计精致的园林式景观,让人很难想像企业是在一个工业刚起步的山区城市。
据介绍,西可通讯拥有8条手机生产线,今年1至11月完成出口额8198万美元,同比增长293%。该公司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最近,该公司生产出全世界最薄的手机,厚度仅为0.66厘米。
2004年,西可通讯设备(河源)公司落户河源之后,亿通、中宝、超力、宝和、新勇艺等手机整机组装企业陆续进驻河源,建成后,拥有手机整机生产线近40条,产量达3000万台。至2006年11月,河源高新区已拥有手机及其配套企业15家,拥有手机整机生产线13条,年预计生产手机总量达400万台。
今年前11月,手机企业产值(不含配件企业)占河源市高新区中心区工业总产值的23%。
两块牌奠定广东手机新中心
手机生产基地的思路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年6月,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听取高新区关于手机发展情况的汇报后,突来灵感,提出高新区可以打造手机生产基地,把手机制造、销售、研发服务、人才培训等相关产业结合到一块。梁伟发认为,河源打造手机生产基地有非常便利的条件,打造手机生产基地符合河源市低污染的原则。另外手机市场巨大,手机的更新换代快,世界和珠三角面临产业转移,而河源山清水秀,正好适合IT行业发展。
河源邀请有关专家到河源论证。专家们经过调查,给予河源的设想以肯定的结论。今年9月11日,广东省自主创新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省上提出广东要大力发展三大电子产业,手机是其中之一,河源与省经济发展的策略不谋而合。省有关领导考察河源时,对河源高新区的发展规模和态势非常赞赏,建议省信息产业厅把广东省唯一的手机生产基地称号授予河源。11月8日,经过专家论证后,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正式发函授予河源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的称号。
好事成双,省手机生产基地落户河源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将在河源建立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启动后,将对促进河源手机生产企业形成产业聚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省通讯产品质量检测水平,为全省手机生产企业提供检测平台和信息平台。
图为广东省副省长佟星为河源颁发“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牌匾,目前已有20多家手机及其配套企业落户河源高新区。
抓好服务措施主动出击招商
河源多举措打造手机基地
河源如何打造好广东省唯一的省级手机生产基地呢?河源市委市政府非常珍惜两块来之不易的金牌,专门研究形成了《关于鼓励移动通讯系统终端产品生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出优惠政策,决心把手机基地做大做强。
到深圳推介河源手机产业
12月1日,河源市领导到深圳主动上门推介河源的手机产业。梁伟发书记指出,河源拥有广东手机生产基地和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河源投资生产手机,有“近水楼台”的便利。同时,河源致力打造“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的一流投资环境,是手机配套企业创业的理想之地。
此外,河源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移动通讯企业用地,河源高新区将优先安排,并视规模和效益在价格上给予优惠。河源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落户河源的移动通讯企业设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并且正常运转的,给予补助。经认定的国家级中心,自认定之日起三年内本级财政每年补助100万元,省级中心补助50万元,博士后流动站一次性补助30万元给该站用于奖励进站的博士后。
为手机基地提供保姆式服务
提及对手机生产基地的发展前景以及管理,河源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赖泽华说,省级手机生产基地和省终端通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对河源的手机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基地将建立大型的手机批发销售市场,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手机生产基地把众多的手机生产以及手机配套厂家和销售市场汇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链,必然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库存量,手机基地企业之间可以增加信息交流,对手机的发展信息能更及时、更准确地把握,从而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竞争力。
对手机基地的管理,赖泽华说,我们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着重提供高效的保姆式的服务。他说,实际上手机企业都有自己成熟的管理方式,高新区需要积极引导企业自管,成立手机行业协会,旨在推动企业按照行规管理自己,避免恶性竞争,为手机企业在人才招聘、培养等方面分忧。比如,高新区将形成校企互动,让河源的职业技术学校为手机培养技术人才。
赖泽华说,河源市是山清水秀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高新区的手机生产基地面临东江,背靠国家森林公园桂山。基地正在建五星级酒店和别墅住宅区,希望打造一流的生活、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凤凰到此筑巢。
一个电话引出一个基地
四天时间建起龙头企业
谈到河源的手机基地,不得不谈谈第一家落户基地的深圳西可公司。这里有一段近乎传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河源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赖泽华和西可公司董事长何宁宁。赖泽华近日不经意向记者道出这段往事。
“2004年12月,我们到龙岗拜会一家企业老板,路上随行的招商办主任说,他身上有深圳西可通讯公司老总的名片,这个公司很有实力。我冒昧地当场拨通了西可公司老总何宁宁的电话,我约他次日见面。”
“不想这一去,就从晚上8时谈到12时。当时我与何总两人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们都曾留学美国。何总在黑板上兴致勃勃地介绍他的产品。我也介绍了河源高新区的投资环境。
何总说,他去过河源,感觉河源很穷。我说,河源将来肯定会富裕起来。何总讲,他们考察了全国很多地方,最后确定在江阴投资,合同也拟好了,何总担心一个地方穷了,优惠政策无法兑现。我说一个地方投资环境的好坏,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当地的企业是否增资。我举了一个例子,龙记集团1997年从东莞迁到河源,产值从几百万元已发展到约15亿元。当晚何总就心动了,决定再次前往河源考察。”
“到了下周一,何总如约到河源,他认为河源的整个领导班子都是办实事的。当天上午,双方就签好了合同,他们提出先要4万平方米的地,我直接给了他们6.4万平方米土地。因为厂房还没建,下午我就带他去先租厂房安装生产线生产。后来,高新区帮他招了300名工人,他们就投产了。”
从初次见面到第二次握手,仅仅4天,第一家手机生产企业就这样落户河源,无意中带出了个好产业,也为河源新型工业化道路开拓出了新方向。
图为河源西可公司的手机流水线总是十分繁忙。
专家视点
河源手机业大有可为
众专家及领导纷纷为省手机生产基地建言献策
12月18日下午,众多通讯行业专家及领导汇聚一堂,畅谈手机行业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机遇,并纷纷为刚落户河源的省手机生产基地建言献策。众专家认为,河源打造手机生产基地拥有许多优势条件,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比珠三角地区更具竞争力的手机生产基地。
省电子行业协会会长罗坚生:河源基地的切入点非常好
罗坚生说,手机行业是个朝阳产业。河源拥有很多优势,完全可以打造好手机生产基地。
河源土地充足,交通便利、距离珠三角各地不是很远,环境好、污染少,符合手机生产的环保要求;河源主动提出承接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在该市建立手机生产基地,河源的切入点是以低端的手机零部件装配带动手机的研发、设计。它的起点不高,也符合河源工业发展规律。
信息产业厅副巡视员陆建生:基地争取在国内外产生影响
陆建生说,从河源申请打造手机生产基地到广东省正式把省唯一一家手机生产基地授牌河源,省信息产业厅对河源作了充分的调研和研讨。河源的产业基础虽然比较薄弱,但河源市政府对手机产业基地十分重视,今后该基地一定大有前途,手机产业争取三到五年内显示集聚效应,成为河源支柱产业,十年形成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手机产业基地。
陆建生表示,在发展手机产业的过程中,关系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项目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政府必须要有所作为,当前河源要重点编制好与《河源市手机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的实施方案,包括手机企业用地和布局方案,园区环境保护及清洁方案,手机生产基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人才引进及培训方案。同时要根据手机产业发展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各种方式,反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重点针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招商,再逐步招商引进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
省质监局副局长张燕飞:借助质检中心树立品牌意识
张燕飞表示,河源市手机生产基地的定位,必然要求一批科技领先,产品质量过硬,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流企业落户河源,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树立品牌意识。省通讯终端产品质检中心争取在2008年中期前建成运行,将有利于推动河源打造省手机生产基地。
张燕飞说,一方面,手机生产制造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新兴行业,河源成为省手机生产基地,必然要求配套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性质检机构,适应手机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为河源市手机生产基地乃至我省手机产品的检验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河源加快发展循环型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通信生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省手机生产基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鼓励企业实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电子科技集团研究七所贾明武:有选择地引进手机企业
贾明武说,随着手机基地招商引资的深入,河源要有选择性地引进手机生产企业,要引进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手机制造商,不能盲目引进一些小型的手机生产企业。他表示,一些发展前景不好的贴牌手机企业不能再引进,这些企业将对手机产业基地的发展产生负面效果。
贾明武表示,河源要有意识地引进手机零部件生产企业,培育配套企业整体发展,今后还要引进手机设计、零部件研发的配套手机企业,形成行业创造性发展。
图为在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研讨会上,专家们积极为河源手机产业建言献策。
企业声音
西可通讯技术设备公司代理总经理何荣特:
手机企业发展空间大
两年前西可在河源高新区起步,当时是租的厂房,现在建起了新厂房,有了一定规模。以前计划在河源作单一的项目,现在企业把其他手机制造项目也综合过来,以前准备用5年的土地现在仅2年就全用完了,因为要扩大生产、增加投资,企业已向高新区申请新用地。
河源这个城市水和空气质量水平颇高,在全国,城市的水质达到一类水平的很少。河源距离广州深圳都在两个小时之内。
河源当年承诺的优惠政策已经兑现。政府服务到位,高新区的服务更不用说了。政府甚至比企业的热情还高。当地的海关、商检、税务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情况下,执行政策相当好。目前西可的手机绝大部分出口,有时产品晚上通关,只要提前跟海关预约就可以,很方便,在河源投资麻烦少。
中宝通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邱积新副总经理:
手机企业受政府偏爱
中宝公司去年11月开始投产,公司的发展势头很好,目前正把生产线搬迁到新建的厂房。中宝牌照还没拿到,现在主要为其他厂加工。中宝手机质量在行内保持极低的返回率。目前月产20万台,年产量达240多万台,投资6000万美元。将来牌照拿到后,产量将会有一个新突破。
企业在河源发展的优势在于,可以受到政府的重视。河源的水电便宜,能源充足,企业在河源已经一年多了,厂里还没停过电。
广东省把一个基地一个中心放在河源对河源的手机制造企业好处很多,企业集中,发展更快。检测中心在河源,产品在现场就能检测,马上可以改进。另外检测中心在门前,工作人员会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