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月卡有风险外地号没问题 运营商抵制难挡实际需求
近日记者接到这样一条SMS:现办理联通100元打400元、260元打1200元、480元无限打等各类包月卡(接听免费),另办理全球通160元打625元,详情请咨询********。
而通过了解,记者发现身边不少朋友也接到过类似的SMS或小广告,其内容都是宣称可以办理比运营商官方公布的更加优惠的资费套餐。
记者调查:
部分消费者对包月套餐情有独钟
记者了解这类非运营商公开发行的包月套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供应一些特殊用户的专用话费卡,包括“知名度”较高的专供警务人员和政府公务人员使用的“警务通”、“政务通”以及一些大客户专用卡。这类电话卡的资费便宜得甚至每分钟仅仅几分钱,现行各类套餐都无法与这样的优惠相比。
从事教育咨询工作的李先生使用包月卡已有近8年的时间,对包月卡已是情有独钟。据其介绍包月卡的资费低廉一直受到频繁使用手机的用户们追捧。而特别是最近几年,已经从托人找关系购买变成了近乎公开的大范围交易,几乎随便一家邮币卡市场都有柜台专门销售。“我前几年用联通的一款200元打600元的套餐,在手机资费没有下调的时候特别划算。最近我打算换一个更便宜的,用了这么多年,省了不少话费。”
办理这样的包月卡一般需要向代理商一次性支付100元到上千元不等的手续费,但是对于使用手机通话较多的人来说,“一次投入享用终身的优惠”还是令人心动。在网上,不论是知名的电子购物网站还是专门的通讯交易论坛,包月卡的交易也都十分活跃。大多数商家都表示货源充足。“虽然我们是分批办理,大概要凑足30人左右才能办一批。但是每天都有很多人买,所以基本上是交了钱下个月1日就能用,和在移动、联通营业厅办理他们的套餐手续一样,根本不用等。”一个网上商家这样回应记者的询问。
分析:
包月卡暗含风险
但是,使用这样的包月卡也存在着一些风险。首先,从市场上购买此类产品的消费者的利益也很难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虽然商家大都会以:“放心吧,我们每天都有大单的生意,信誉绝对有保障!”或者“保你用一辈子!”等打包票的话劝慰消费者。但是此类包月卡毕竟是从一些特殊渠道流入市场,因此不能保证其使用权限和期限,有可能出现消费者意想不到的变动。另外,这些包月卡一部分为实名卡且不能过户,一旦发生问题,由于消费者并不是从正规渠道购买使用,且不是运营商合同规定的优惠受益人,将导致投诉无门的局面。
与这种专用话费包月卡同样受到追捧的就是外地运营商发行的零漫游费且执行当地资费标准的外地号。由于外地号本身是面向大众公开发行,且在合同中没有明显的使用限制,相比之下,这种外地号的使用风险要小一些。
海南的动感地带40元钱1300条SMS。而北京相应的是20元钱300条SMS,30元钱500条SMS。今年读大四的小张放暑假前千叮咛万嘱咐家在海南的同学给他带一张当地发行的“动感地带”手机卡。
而经常出差饱受高昂漫游费所累的商务人士也可以选择重庆、河北等地运营商推出的“商旅卡”。这种商旅卡不但话费普遍低于每分钟2角,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实行0漫游费。更不受“籍贯”的限制,不论是哪里的手机用户,只要出具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可以说是“低资费、低门槛、省钱到家”。因此这种商旅卡刚一推出就受到了追捧,而在网上和邮币卡市场这种号都被卖到了300元-1000元。
回应:
运营商抵制难挡实际需求
对于专用包月卡的流失和外地号异地售卖,本地运营商的态度显得十分尴尬。记者拨打了ChinaMobile以及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两家公司的客服人员均明确表示作为各地的运营商是不允许手机卡异地销售的。而联通北京分公司市场部一位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熏不论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的包月卡的市场流通?熏还是外地号异地售卖都是被公司内部禁止的行为,对于类似情况公司一定会追查并上报总公司。
记者了解,早在今年夏天外地号初被北京消费者关注时,各运营商便已表示了类似的态度。但是半年过去了,这一市场的供销依旧两旺。
至于北京运营商抵制外地号异地流通的原因,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分析主要与运营商公司内部的绩效考核有关。由于各运营商下属分公司间同样存在竞争,因此出于追求利润的考虑这应该是北京运营商明确表态抵制这一行为的最大原因。然而不论是北京的运营商还是外地的运营商又都归属于同一集团,因此北京分公司的抵制也不可能得到集团的过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