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成为中国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降低消费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电子废弃物,避免电子产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是国家相关部门出台该标准的初衷。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手机电池造成的污染要比充电器严重得多。不过,继手机充电器标准出台后,手机电池通用标准也有望推出。
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如果按照平均每个用户每两年更换一次手机的保守频率计算,中国每年将有2亿部手机被淘汰,一般来讲用户都会配有两块电池。所以,淘汰下来的手机电池可能超过4亿块。曾经有专家指出,一块手机电池含有的镉可以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的水,足见其对环境的杀伤力。
那么,废弃手机电池的污染问题如何解决?似乎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因为手机用户分散且用户习惯的不确定性,导致手机电池的回收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手机电池由于缺乏标准,质量难于保证,不通用性也让消费者增加了使用成本。手机变手雷的事情绝不是耸人听闻,想必用户们都不陌生。
据南方日报消息,今年初住在龙岗南澳的黄先生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放在身旁的Nokia手机电池突然爆炸,脸也不幸受了伤。而Nokia公司的全国客服热线小姐表示,大多数发生爆炸的电池都不是Nokia原装电池。事实上,公司目前还没有接到过关于Nokia原装电池爆炸的案例。这么说来,可能是非原装因素造成了手机电池的爆炸?
还有一个问题是,手机电池有没有使用年限?从Nokia原装手机电池上,我们仅能看到生产日期而没有使用期的限制。至于怎样算作报废也没有给出说明,仅是提醒注意电池投入火中可能引起爆炸!看来没有手机电池的标准,监管也成了很大困难。如同深圳市消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黄先生可以先与销售单位或者电池生产商联系,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仍在年初,手机电池行业首次实施召回制,实施单位是福建省知名的电池企业飞毛腿。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报称,飞毛腿手机电池银佳品牌型号SL-X108A在检测抽查时,被发现产品标志和在20℃放电性能不合格。针对抽检结果,飞毛腿公司紧急召回582只受检手机电池。有关飞毛腿公司针对手机电池的召回处理,可以看作是问题电池的一种解决方式。
今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泰尔实验室联合发布消费警示:假冒伪劣电池是引发手机消费伤人事故的罪魁祸首,一旦发现电池过热、电池外形鼓胀破裂要立即停止使用。目前,消费者缺乏对假冒伪劣手机电池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再加上市场造假的方法多种多样,消费者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中消协发布的试验结果显示,由于设计缺陷、偷工减料、工艺粗制滥造等原因,假冒伪劣电池在结构和材料工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从而直接导致电池极易出现着火和爆裂现象,污染环境,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假冒伪劣电池和正规电池相比,引发事故的概率要高出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假冒伪劣手机电池就像是在消费者身边安装的定时炸弹。
另据国家质监局对手机电池的抽查结果显示,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8%。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纪正昆表示,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安全保护性能不合格;二是常温电性能不合格;三是低温试验不合格;四是一些产品的包装和标签标注内容不规范。而Nokia建议消费者甄别电池的三个窍门:一看包装;二看防伪镭射标签;三看价格。
随着手机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常用品,手机充电器和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信华精机有限公司现场主管陈雪英建议,手机充电器和电池有关产品要统一尺寸、形状、规格。否则,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有毒物质有损人类健康到底有多大?恐怕谁也无法预料。
实际上,手机电池标准化可以减少制造厂商的成本,无需再生产电池;又可以方便消费者的使用,避免手机电池未充电或忘记带备用电池而导致无法通话,可以就近购买或借用他人电池。而电池的统一制造,还有利于研发危害性较小的电池。充分利用电池,减少物不通用或不尽用而造成的垃圾。对于手机生产商和消费者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