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还是回归?新技术的作用只能改进世界而不能颠覆世界!
多数WEB2.0网站之所以走草跟路线,是因为大部分IT公司没有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例如不懂音乐、不懂出版业,不懂影视。过分强调草根和颠覆。IT人都期望用新技术来颠覆传统产业,但最需要颠覆的是落后的商业体制。不过也难怪,旧体制实在是太糟糕了。多数人认为与其费力来在破房子地基上修修补补,还不如另起一块地方重新盖一间大厦。
但是内容生产的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体制的落后。只有改变传统传媒行业的运营、管理、营销等体制问题,才能促进内容的进步。新技术的作用是促进,而不是替代;技术永远是辅助手段,只能改变内容的形式和渠道,并不能改变商业模式,技术改变不了体制的缺陷、商业化运营营销、以及缺乏放四海而皆准的管理。过度拔高技术在改变传统产业的作用,导致我们的失误和局限性。
很多发展中国家以为可以不改变体制,只利用引进新技术来超越发达国家。大家把这个现象称作“后发优势”。但是经济学家杨小凯已经论证过了,靠技术来引进,早期见效比较快,但是越往后越是阻碍,最终算来,其实是比不上一开始就改变体制来的要快。过于依靠技术而不改善体制来变革,这种“后发优势”其实是“后发劣势”。
与传统媒体结合,而不是颠覆他们。
现在国内原创音乐平台或视频网站定位草根,而不是专业化,结果导致品牌低端,草根化。把成功只依赖于偶然事件,比如期望突然一首《老鼠爱大米》,却不去学习掌握歌曲包装的技能。而歌曲的走红必须是一个商业化的流程,有包装、有定位、有推广,必须是有序的过程。视频也是这样。
其实网站应该做的模式是利用低成本,建立一套推广和筛选机制,将超女选秀模式复制到网站上来,把网站做成歌曲和明星的孵化器。就像超女一样,比赛完成后都成了准明星,然后就直接输送给唱片公司去专业化打造去了。音乐网站也应该让歌曲通过网站内的活动和筛选等孵化机制,出来后直接就走红,或有一个走红的雏形,然后交送给唱片公司做更大的商业化包装推广。
《红鲱鱼》杂志报道,最近一些专为好莱坞提供选秀视频的网站正在兴起。WEB2.0需要扮演的角色是向传统行业输送人才,成为专业人才的孵化器。孵化出更多像胡戈一样的“搞而优则导”、香香“网而优则唱”、赵赶驴“帖而优则书”(赵赶驴的《电梯奇遇记》先在网上连载发表火了以后,出版社就找上门来)的专业人才。
WEB 2.0模式中真正产生价值的是业余向专业的过度,或业余向半专业的过度,而不是全民的狂欢。
新媒体其实是传统产业,未来需要精英媒体与草根媒体的结合
很多WEB2.0就好像青少年一样,总想颠覆和反叛传统。但青少年最终还是要长大成人、回归主流社会的。青少年阶段和WEB2.0有点相似,都是对传统成人社会的不满,都是活在还未与社会接轨的半真空时期。青少年此阶段因为有父母养着,网站此时有VC的钱养着,所以此阶段都不需要面临实际的生存吃饭问题,因此还不用面对现实,可以愤青一把。但是终究是要步入商业社会,靠传统的业务来赚钱养活自己的。我们对经过行政把关的传统内容产生了抵触,因此稀里糊涂地为反叛而反叛把注意力投向了WEB2.0。 其实新媒体也是传统媒体特征,只不过形式多变而已.
Yahoo!和路透社合作,草根提供新闻素材。以后我们会看到更多草根媒体和精英媒体的合作,以后也会有新闻组织邀请传统观众,不仅参与对消息作评论,而且创造新闻报道。其实博客就是媒体。用户产生的内容是未来内容形态的一种重要补充,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制作机构生产的内容,这种现象在YouTube上已经开始出现。新媒体平台内容绝不是传统影视内容的二次利用。未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会利用博客等手段扩大自己的信息来源,贴近自己的目标受众。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同受众进行互动,由观众的反馈来决定情节与人物的走向。视频内容不等于低成本,同样需要作者向专业化发展,做出专业化的内容.也更需要从传统媒体来的大导演、大演员来大制作。
未来不会出现大一统的宽频平台,就好像我们已经细分出不同的专业类电视频道。
有些草根内容是很大一部分主流观众不感兴趣的。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来播放这些内容,就好像电视台购买国外有趣的家庭录像类的节目一样。电视观众的主要群体已经是中年人为主了,他们可能不喜欢WEB2.0的草根化内容,但这些内容可能依旧是年轻网民们喜闻乐见的。
适者生存,这个社会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货架也是有限的。只有比别人更胜一筹,才有机会被人看到。WEB2.0最终是要走向专业化,对传统媒体的结合,起到改良作用。
WEB2.0应该去除概念,与传统行业结合,成为传统行业
现在一旦门户网站的介入一个领域,则证明这一领域已经成为传统行业。新浪开设博客频道,意味着所有有关博客价值和未来的争论已有个明确结果,风险已经充分评估,模式都摸透了,失败的教训也都有了。门户网站这个时机进入,证明已经没有太多风险了,而没有风险就意味着这个行业没有高利润。风险投资已经不会看好这个领域, VC对后来的WEB2.0的站长第一句话会问,你们这个模式怎样才能竞争过门户网站?已经有一个巨无霸在那里竞争了。门户网站已经进入视频\音乐\和博客等领域,因此,这几个WEB 2.0领域只有踏踏实实做具体业务了!
案例:“网友天下”公司会对一些有传播潜力的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包装,免费提供给电台等其他媒体,来换取广告时间。这样,一方面这些内容取得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则直接获取了价值。公司成为一个跨媒体的娱乐公司,整合营销将是今后的核心。
2005年底,“网友天下”制作推出电台娱乐节目——快乐乐翻天,并与全国近百家电台合作联播,听众覆盖量达4亿人口。素材全部来自网友原创或是改编的内容,在未来的时间里,还将开拓并推出其他电台及电视台互动类节目。同时,“网友天下”还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疯狂hi歌派》合作,长期为该节目推荐自己网站优秀的网络作品和歌手。鸿人堂是“网友天下”旗下一个独立的演艺经纪品牌。只要网友有独特的“手艺”,无论舞蹈、杂技、魔术等,都可以进行包装。而且一经签约,鸿人堂就会投入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对艺人进行推广。相比传统演艺娱乐公司,“网友天下”更多将挖掘的资源放在自有网站的网民上,是对其网站有潜力的“草根之星”的二次包装,聚集‘草根’中的精英.
当然,网友天下提出了WEB2.0走专业化的模式,是一个好的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因为一个公司的成败需要看运营的人是否专业,还有很多经营管理等方面因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