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几大运营商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扰。面对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挑战,曾经屡试不爽的盈利方式如今却变得举步维艰。尤其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两家固网运营商,问题更加突出。他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先后开展转型之道。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固网运营要通过如何转型,才能寻觅到自己的乐土呢?
引子:事出有因
长久以来,电信和网通被限定为只能进行固网的业务。在当初,这样的决定似乎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毕竟当初,电话线还是整个通信语音市场的根本所在。但是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手机的蓬勃兴起对于固话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冲击作用。众所周知,在相当的资费条件下,移动电话因其移动性,比固定电话有一定优势。于是固网用户离网率一路走高,原来的语音市场不可避免地被大量蚕食。而移动和固网的人为“天堑”,又堵死了固网运营商的重新整合之路。于是,面对着ChinaMobile一骑绝尘的骄人业绩,电信和网通唯有徒呼奈何而已。
三网融合浪潮的到来,给固网运营商带来的也并不都是好消息。虽然移动运营商并没有分一杯羹,但前来插足的是来头更大的广电部门。在广电积极参与和大力投入之下,固网运营商的数据传输业务也遭受重创,处境雪上加霜。
从今年各大运营商半年报表来看,网通收入比去年同期相比仅增0.9%,大大落后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净利润更同比下降7.8%,是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唯一出现利润下滑的。中国电信虽然勉强做到盈利增长,但传统语音业务和月租费收入基本也处于负增长态势。显而易见,如果电信和网通不能够改变目前处境,那么不但将与其他运营商的差距越拉越大,甚至有可能彻底被市场大潮吞没。
转型:各有千秋
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电信和网通选择了不同的转型出路。虽然看上去差异很大,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企图从网络和业务两方面入手,把自己从接入业务提供商发展成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对于中国电信来说,业务转型是最为实际和现实的部分,其中增值业务成为重点。“固网运营商拥有数量庞大的固定电话用户群,所以不能只提供基本语音服务与网络维护,现在必须在其基本网络资源之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ZTE增值业务产品总经理阚玉伦这番话,清楚地道出其中原由。与此相符合的是,“号码百事通”业务、“商务领航”系统以及和Microsoft在互联网领域启动的搜索服务等新服务确实对于电信的业绩有着相当的支持。而在网络方面,电信主要提出了CN2(中国第二代网络)概念,力图在技术和设备上同时改造网络,具体行动就是进行固网智能化改造以及IP城域网、接入网和无线市话网络优化等。
中国网通则提出了“宽带”、“奥运”、“国际化”这三大战略,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从现在来看,中国网通的构想是打造一个更加成熟的“综合宽带精品信息网”,并为此全方面进行改变。在宽带业务上,针对企业市场,中国网通联合众多设备和系统集成厂商,主打“宽带商务”品牌;在公众市场,其组建互联网内容方面的全资子公司,开通中国首家全视频门户网站“CNCMAX宽带我世界”,采用IPTV方式,推出新一代家庭宽带娱乐平台;在ICT业务方面,网通则成立了系统集成公司,进军行业信息化市场。通过多种捆绑方式,在保有客户的同时,引导促进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中国网通的转型主旨。
难关:共同面对
“穷则变,变则通”,这是每个固网运营商的期待。眼下,他们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可以预见还有更多的难关在等待他们去克服。
从市场角度来说,原先市场体系之中,运营商只需负责提供网络接入,而内容则是包给了系统集成商。现在,它们直接面对的则是市场。且不说那些系统集成商会如何激烈反对,运营商本身缺少经验、规模臃肿,体制僵化等弊端将暴露无遗。如果不能做到尽快改变,曾经的优势将直接转化为劣势。一个例子就是目前固网运营商并没有在语音和数据方面占有优势或者是能够承载相关业务以实现互联互通的理想终端,从而直接导致市场反应冷淡。
开展新兴业务方面,固网运营商也是遇到了重重阻力。以IPTV为例,不仅和固网运营商有关,同时也涉及广电系统等国内其他部门的利益。在政策缺失和模式争议之下,现在的IPTV并没有带来足够的好处。更令人头疼的是,新技术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场潜力,到底能为运营商带来多大的收益,目前依旧难以明朗化。因此,固网运营商如今所做的一切都还只是对于未来投资而已。
与前面两点相比,更重要的是运营商自身改革。从原先一直垄断的状况,到如今要做到以市场为中心,积极投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其中的人员调整、部门整合、流程设置、思想转变甚至是企业文化重塑,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更何况在如今3G牌照形式并不明朗,而重组呼声又此起彼伏的关键时刻。要做到合理高效地转型,又岂是一个“难”字可以概括的?
总而言之,固网运营商转型要实现转型,任重而道远。唯有勇往直前,才走出困境,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