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两家企业因为有TD概念,并且准备海外上市,业界对此好像都持不肯定态度,好像觉得我们的企业赌TD上市,风险很大,“意图不轨”似的。诚然,在对待TD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政策风险,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对TD的支持是非常肯定的,在即将出台的3G牌照中,TD也是不会落伍的,相反既有可能被高度重视,并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一定的市场优惠,毕竟,我们自己的标准,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一个标准的实施和市场拓展需要大量的企业和资金的支持,而资本市场本来就是对前景对未来的一个预期,TD牌照的出现对那些以此为发展动力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融资机会,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上市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相反上市的企业还不够多,还不够有影响力。Huawei为3G投入了多少,经历了多少个冬天的震撼,不就是想借着3G的东风能够在资本市场顺利上市吗?企业的投入需要一个很好的回报机制,毕竟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相对于3G研发的大量前期投入还显得那么单薄。
我们也看到,作为一个由几十家风险投资支撑起来的商业公司,投资回报是第一位的。展讯选择上市有什么不妥?风险投资的介入本身就是为了寻求一个投资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事实上,TD的发展的确因为这些公司的参与而获得了高速的进展。2003年4月,采用展讯芯片的首款GSM/GPRS手机批量生产;2004年5月,全球首颗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在展讯诞生,让TD走出了没有手机核心芯片支持的困境。根据TD芯片的发展路线图,2007年下半年,支持HSDPA功能的TD芯片将陆续推出。如果没有风险资金的参与,那么展讯的发展能有这么迅速吗?
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展讯,2002年,华立通信加入TD-SCDMA联盟,成为TD联盟的七家发起单位,开始了在TD上的研发。华立通信总裁葛晨表示:“公司的主要资源还是放在 TD-SCDMA 上,进军2G 手机市场、建设生产基地,都是为了备战TD-SCDMA手机市场。”显然,因为他们的参与,TD的发展才会有今天的成绩,当然这仅仅是一方面,其他的倾力于TD的企业还有很多,对他们来说,就是希望借着TD的东风能够扬帆出海,这种愿望和企图根本无可厚非。
有人认为:虽然TD市场的潜力巨大,但现在资本市场的波动主要来自于提前炒作,有可能造成TD市场在还未完全确定的情况下,资本潜力已经提前释放。这其实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资本市场本来就是炒作预期和未来的成长,倒并在乎一时的得失,中国3G牌照发放在即,其中TD是“无可争议”的牌照第一候选,在这种期待之中,相关的企业得到资本的追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事实上,目前的资本市场,无论是Hong Kong市场还是国内的A股市场,已经对电信概念股给于了充分的重视和炒作,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股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幅,这都是对3G的一个预期。资本市场本身就是看好ChinaMobile市场的蓬勃发展之势,谁都知道4亿手机用户意味着什么?
Frost &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TD的政策风险仍然存在,因为企业的前途更多的要看政策风向标,而不是看市场。更重要的是,TD未来肯定将带来用户的巨大增长,但这并不代表一定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在这些企业上市之后,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企业本身的长期经营效益。对此,笔者也不敢苟同,政策的确在3G立场上有很大的关联作用,但是政府对3G的支持有目共睹,因此政策风险相对小了许多。而用户的增长对企业来说,难道不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企业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是为了使风险资金能够顺利地退出,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融资对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毕竟企业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持,而中国庞大的通讯市场为企业的长期向好提供了这种保障和预期。因此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无疑,借助TD的影响力上市是相关企业最值得假道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