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灵通,目前在国内应该说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约1亿的用户规模,让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无法割舍;另一方面,对3G的关注和小灵通本身用户发展势头的下滑,让固网运营商在对小灵通制订未来的发展策略时举棋不定。
但就在近日,王晓初明确提出推进小灵通与固话的融合经营将是中国电信在2007年的一个重要举措。该举措的具体表现就是“我的e家”的正式推出,这也是国内电信业首个针对家庭用户的业务品牌。新品牌中包含有两种形式的套餐,其中之一就是小灵通与固话的捆绑经营,即“e6”套餐(固定电话+小灵通)。
固话和小灵通的融合应用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在这之前,UT斯达康曾向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提出过Q-BOX方案(又称“灵通无绳”),就是将座机和小灵通捆绑起来,用户在家时,小灵通使用的是固话网络,即当成灵通无绳电话的子机使用。其好处是固话与小灵通共用一号,在家做固话使用,在外做小灵通之用。
那么“e6”与“灵通无绳”又有何区别呢?中国电信在其网站上对此做出了明确说明,灵通无绳/超级无绳功能将作为“e6”的一个子功能继续被使用,在此基础上“e6”又增加了彩铃定制、套餐内固话和小灵通互打免费、全天可享受11808优惠话费等业务内容。这无疑给了用户更多的实惠。
小灵通和有限固话的融合固然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但如果从小灵通本身的技术特性来说,在无线领域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我们知道微功率的绿色环保的优势之外,小灵通的微蜂窝技术其实可以提供更多的传输信道,这非常适合数据业务对高带宽的要求,但这种技术特性目前并没有被我们很好地利用起来。
除此之外,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也是小灵通发展的一个契机。以双模小灵通为例,虽然目前因为政策上的一些限制使其难以发展壮大,但市场的需求其实并不小。另外,小灵通与具备更高带宽的WIMAX、Wi-Fi等技术的互补使用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发展方向。据悉,UT斯达康在这些领域已经开始了战略布局。日本最大的小灵通运营商WILLCOM也已着手开始下一代基于OFDMA的PHS技术的开发。
如此看来,2007年,不管3G到不到来,都应该是小灵通的一个发展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