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Tencent科技联合WOWA传媒网、联合空间商务俱乐部,主办了“传媒·精英讲谈社”,将邀请不同业界精英,与各大门户媒体人与专业人士互动,话题活跃,访谈形式开放,活动免费。
主办单位:WOWA传媒网、Tencent科技、联合空间商务俱乐部
主题1:“新媒体的成败要比互联网快得多”
主题2:“2007年VC有四个投资热点”
聊天嘉宾:: 中盛投资集团合伙人 杨永强
主持人:黄华
沙龙正文:
问:是不是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的公司,风险投资者就不会让公司倒掉的这种说法?
答:我觉得这里是有因果关系的,做任何的事情都有利弊两个方面,钱也是个双刃剑。如果方式对头就能将这个公司推向成功。方式不对头的话,那也很快就会倒闭。
问:华旗资讯做了一款爱国者U盘,目前已经拥有20万的固定用户,通过这个U盘,用户可以每天获得华旗资讯提供的各种及时信息,像这样的一款可移动的个人助理设备,会不会也会成为一种新媒体?
答:我觉得首先要看用户的数量,一个20万用户的级别其实对广告主的吸引还是比较小的。而且这种操作方式是被动的,我们谈到的媒体的价值主要是产生于哪里?从投资的角度讲,媒体的特征分析,第一点媒体是要讲究规模;第二点就要考虑到用户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即使被迫接受,能不能像分众传媒这样,不完全是被迫接受。
问: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想通过这种容易切入的方式来创业?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我觉得首先要考虑行业,而且做事情关键是还要讲究技巧。所以新东方上市了,因为如果考试不需要技巧,考试要么通过要么就都通不过,那新东方也就不能上市了。
所以我们又回过头来说,不同的行业肯定会有自己的规则。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掌握规则就能事半功倍。所以来说,同样一件事情对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主要是要抓住机会,抓住了机会就会成功一般。
从新媒体的投资上,我们一定要分析,媒体的价值点在哪里?如果价值点在某一个方面,那就要看这个公司拥有的价值点是不是越多,那么它的价值就越大。
那么回过头来说什么叫新媒体?新就相对于旧而言,媒体就是一个传播的途径,或者说是一个渠道。一个新的传播途径和渠道,而且我们认为这种途径和渠道是能够迅速扩展的,那样才有价值,像分众传媒。迅速扩展的唯一因素是“聚积”,新媒体是仅次于互联网的。
新媒体的成与败要比互联网快得多,流媒体也是属于新媒体,与营销和广告有关的也能叫新媒体。像分众传媒这种属于驱动型,谁占的资源越多,谁就能成功。我们看分众占的主要不就是显示屏。所以像新媒体这种更多的就如同圈地。打个比方,流媒体如同诞生的婴儿,新诞生的婴儿就要在一种激烈的分配相对不均等的情况下生存,所以能存活下来是很艰难的。
总结一下,新媒体的发展不是只要把内容做好,用户量做得有多高就可以了,也不是你的带宽和服务器配置得有多齐全,这都不是主导因素。主导因素还是看国家的政策。手机有很大的用户量吧,手机上网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途径,但是垃圾邮件,垃圾SMS,把一个还未出生的媒体就给逼的没有生路了。
问:现在业界也在讨论手机广告的问题,你觉得抛开政策问题,会不会有一两家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呢?
答:手机广告就要看你是做什么样的广告,我的理解是,手机上的应用,一个是给企业提供营销服务,另一种就是把手机当作一种媒体。作为投资者来讲,不管是做什么类型的手机媒体,一定要能够占住主流市场。按照二八定律,80%的用户使用了20%的途径和渠道。我们找的就是这种20%的通道,但覆盖面必须是80%的,只有这样的新媒体,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
问:你接触的这么多项目里面,广告商怎么去认可某个媒体的一个受众的价值?也就是说,怎么样去认可单个注意力的价值?比如,一个行业门户拥有20万的访问量,广告商就会很感兴趣,但就像你刚才所说的,华旗资讯一款拥有20万用户的爱国者U盘所形成的媒体,就可能没有多大价值?
答:从目前的情况看,垂直的网站比大众的网站过的要舒服。为什么上市之前垂直的网站要过的舒服,因为垂直的网站可以聚焦,而且细分了。广告特征就很明显,比如搜房网,上搜房网的人都是对房子有需求的。所以说它是一个行业性的,广告主可以更深入一些。我们针对2007年的投资热点做过一个分析,摆在第一位的是与手机有关的通讯领域,第二是新能源领域,第三是医疗与健康领域,第四才是新媒体。所以说07年手机媒体会有一个很大的商机。
问:细分市场到底细分到什么程度,就会没有价值了?
答:这要看细分的对象按什么方式来细分,细分的标准其实有很多类,最关键的一点是细分的目的必须要准确。比如说我发送一个邮件,是发给谁了,而且也能得到反馈。这种细分是很准确的,另外一点就是我大概知道我的用户基本消费的动机和方式是什么样的,这样就比较容易能把握住它的需求。
问:Baidu.com的搜索,对用户来说是主动寻找型的需求,而web2.0里的互动,也能发现主动寻找型的需求,你认为这两种需求,有区别么?区别到底在哪些方面?
答:Baidu.comGoole为什么成功,我觉得是他们真正的掌握了用户的需求。而且这些用户都是主动型的,主动型的比被动型的价值是要强10倍。所以对Baidu.com来讲,它挖掘的是用户主动提交的一些需求。但是互动性的社区,它失败的我觉得,就在于它弄的太复杂。我们强调任何好的商业模式必须简单,做媒体一样,必须简单。
问:那么web2.0是不是因为风险投资商看不清楚商业模式才不敢投资?
答:web2.0也好3.0也好,我觉得这都不重要,关键是复杂的东西成本可能就增加了许多。我们对创业者说,新的商业模式必须简单,两句话就能给用户说明白。而且带“新”字的媒体,必须先学会先生存,学会了生存才会去寻找机会。对创业者来说,其实失败也是另一种成功,从投资着的角度来看,主要还是看人,看一个整体的团队。另外就是,一个做内容的公司想要做新媒体成功,一个就是要占资源,另一个就是签合作协议。
问:2006年,网络视频是最热门的一个新媒体话题,竞争也异常激烈,甚至有人防言,视频网站100家里会死掉98家。你觉得,目前是否还可以去做网络视频?
答:首先要考虑门户是否会去做这个东西,或者下一步是否正准备做,那么这就给小的竞争对手设了一个很大的阻力。
过去,曾经问过一些创业者有没有竞争对手,他们的回答都是竞争对手是自己。可能是因为很多成功的人士都说过竞争对手是自己,我觉得任何市场怎么可能没有竞争对手,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是很少很少的。而且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是有风险的。所以,我觉得理性的创业者都知道竞争对手是谁。
比如:我的竞争对手是新浪,那么就要跟新浪的模式有差异化,差异化会导致要么被收购,要么就能很快做大。像博客这种就是一个很惨痛的教训,像现在的播客就又随之而来。就目前来分析,互联网上的项目风险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做新媒体。因为媒体一定要讲规模,讲效益,讲影响力。一个初创的企业怎么能有影响力,怎么能博得广告主的认可。
所以我们讲创业是需要心态,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团队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没有机会就不需要团队,而团队又是创造机会的。所以流媒体的市场如果死掉了98家,还剩2家也不一定能成功,何况现在98还没死掉。所以新媒体要做视频广告,一定要判断时间什么时候能做起来,所以还是需要跟着大公司的方向走。
问:视频网站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是否可以做一些增值服务?
答:可不可能这主要在于人!为什么要回到一个人的问题呢?举例:现在以广告为商业模式的公司为例,团队结构里我们可以发现里面很多人懂互联网,但是会做广告的人没有。所以说如果你的商业模式以广告为主,那你的团队就要是懂得做广告的。这才是你的优势,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要看这个网站是卖什么样的广告,因为广告主的需求有很多种,互联网和电视的广告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电视上很少见到房地产广告。
问: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还是很多的,那么新媒体是不是适合以跟传统媒体合作的形式去扩张?
答:合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传统媒体的积累是走过了很长时间的,媒体行业积累时间比较长的才能沉淀出文化来,所以新媒体都是靠传统媒体的积累。如果就靠扩张,那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并不是说做传统媒体就一定成,这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要冒一定的风险,我觉得还是合作比较好。因为跟传统媒体合作,第一个可以获得品牌,第二个可以获得内容。
问:一个网站大概多少人的时候才会受到广告主的亲睐,价值才会很大?作为投资者,是不是还有别的指标?
答:我觉得一个网站的用户忠诚度是很低的,而杂志不一样。所以说网站达到多少人的时候就会受到广告主的亲睐,这没有一个准确数字。现在对网络媒体不公平,是因为互联网还是一个弱势媒体。这是在短期内没有办法改变的,在跟很多创业者沟通的时候,互联网是一个弱势媒体,但你要建一个强势的东西。但是这有没有一个完善的第三方机构来评价,导致很多想做事却有无法给广告主一个明确的方案。
所以这个市场需要第三方机构来设定几个层次,所以一个网络媒体要达到一个量做广告确实很难。但是就目前来说,比较好的一类网络媒体就是做本地媒体。所以网络媒体考虑本地市场是一个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