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商业公司随意贴标签,主张是否恶意软件应由权威机构认定
本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起诉北京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360.com360安全卫士所在公司),要求法院就该公司捏造事实诽谤CNNIC名誉的行为判令360.com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 。CNNIC称,反对商业公司随意给其他机构贴标签,认为是否恶意软件应由权威机构认定。
据了解,这次诉讼的起因是360.com360安全卫士近期将“CNNIC中文上网”、“CNNIC无忧上网工具条”列为恶意软件并加以删除,同时360.com在声明中公开宣称CNNIC中文上网软件采用病毒技术。CNNIC在起诉书中要求360.com公司停止一切侵害行为,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CNNIC表示,“CNNIC中文上网”和“CNNIC无忧上网工具条”是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绿色软件,不存在任何恶意软件特征,且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的安全认证。360.com公司这种随便给人扣上恶意软件甚至计算机病毒帽子的行为,是严重的侵权行为。
对此,互联网知名律师胡钢早就提出过疑问:“民间和企业定义恶意软件存在较大风险,这中间既有道德风险,又纠缠着商业利益,这种监管应当转移给政府机构或者公正的第三方机构。”互联网协会公布的恶意软件认定标准第七条也明确规定:未明确提示用户,未经用户许可,或误导、欺骗用户卸载的行为同样被认定为恶意软件。
中文上网一直是国家大力推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中文域名是中国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部鼓励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统的技术研究和逐步推广应用。”作为中国建设信息化社会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中文上网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CNNIC主导制定的两项中文上网标准被IETF认定为国际互联网标准。
CNNIC作为反恶意软件工作协调小组的组长单位,一直关注和支持反恶意软件事业。此次起诉360.com,是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打击行业内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给公众一个判断整个事件是非的依据,还互联网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