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发个SMS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早已成为习惯。在很多年轻人心中,节假日里收发SMS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通话。时下,传统节日之外,许多西方节日也已盛行。节日SMS流行一年胜过一年
逢年过节,大家总喜欢给亲朋好友发个SMS,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在很多年轻人心中,SMS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通话。
移动数据协会的统计表明,今年元旦那一天,英国人所发的SMS大约为21400万条,2006年新年第一天,SMS总数为16500万,而2005年1月1日英国手机用户所发送的SMS数则为13300万条。
SMS,这个小小的传播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声有色。
SMS已成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在人群中日益普及,手机SMS以其载体的广泛分布和发送易操作性已渐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一种节日问候方式。
曾几何时,SMS已经取代贺卡、电话成为人们传递祝福的首选工具,甚至渐渐成为了节日文化的传播者。央视一项调查显示,如今的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天发送7条SMS,祝福SMS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元旦、春节、中秋……几乎每个重要节日,大家的手机都会格外忙碌,各种各样的祝福SMS满天飞,其海量甚至会“挤坍”通信网络,让整个网络处于长达数小时的瘫痪状态。
SMS在节日将迎来高峰期
时下,中西节日并举。传统节日之外,许多西方节日也已盛行。节日SMS流行一年胜过一年。
福州的林先生今年35岁,他是SMS祝福的忠实拥护者。逢年过节他总是给亲朋好友群发祝福SMS,他也会收到对方温馨的回复。他认为,听见手机发出的SMS回复声,就像很多朋友过节敲门拜访一样。社会学专家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距离拉大,互通SMS、互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与人的交往,只是形式发生了改变。
操作简单、资费相对便宜的手机SMS在中国一诞生就迅速取代了这个礼仪之邦许多传统的问候方式,成为中国手机持有者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新时尚。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中国手机SMS发送量飞速增长。2001年全国手机SMS发送量为189亿条,到2005年就已经达3046亿条。而节假日SMS增长更为明显。2006年春节7天长假全国手机SMS发送量就达120亿条左右。按手机SMS每条0.1元计算,120亿条SMS就创造了12亿元的财富,如果加上以SMS方式下载铃声、笑话、图像等增值业务的收入,我们不难看出,当一条条手机SMS漫天飞舞之时,“拇指经济”正在中国展现惊人的能量。SMS已被公认为继互联网后的又一新兴经济增长点。
警惕节日SMS诈骗
春节即将到来,又将迎来新一轮的SMS高峰期。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电信消费友情提醒”,列出了六条典型诱骗SMS内容,提醒手机用户谨防移动信息服务消费陷阱。
在这份消费预警中,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指出,元旦前后,部分SP利用企业自有端口号或手机号码,向消费者发送类似朋友问候或诱惑性的SMS,诱骗用户回复至非普通用户号码,或者诱骗用户拨打有关语音业务,收取价格不菲的业务使用费,牟取暴利。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提醒消费者,发送这类“诱骗”SMS的号码大多为不规则的端口号码,和普通手机号码有很大差异,通过诱骗用户回复至非普通用户号码或拨打有关语音业务骗钱。
虽然这类诱骗SMS极具欺骗性,但是只要各位手机用户保持平稳心态,不轻易回复陌生号码信息,不被轻易诱惑,就不会让这些违规企业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