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市场失衡问题、电信资费监管、3G时代监管、信息服务业务监管、互联网内容监管、《电信法》何时出台、三网融合发展、监管体制建立。在“两会”召开之际,中国信息产业的这些监管难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已经召开。
共建和谐,共享和谐,是当前全社会努力的方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信息产业特别是电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谐的监管体制的建立不仅关系到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在“两会”召开之际,让我们来关注07年信息产业的八大监管问题。
电信市场失衡问题如何解决?
据近日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发布的2007年1月通信行业统计月报显示,今年1月固定电话用户与上年末相比,新增仅103.8万户,而移动电话用户新增632.7万户。自去年以来,移动运营商特别是ChinaMobile一骑绝尘,在用户、收入、利润等环节均远远超过固网运营商,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中国电信业在资源配置、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呈现失衡的格局,且愈演愈烈,如果监管政策不及时调整,构建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将难以实现中国电信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电信资费监管如何完善?
电信资费关系民生,是用户关注的热点。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已在去年年底提出电信资费“不管下限、只管上限”的“上限”管理。实施上限管理可以起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防止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乱涨价,侵害消费者利益。上限管理给予企业更大的定价权,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更为灵活的价格策略,将促进电信企业成功转型。
但不容忽视的是,若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跟上,在一定程度上其将成为价格战的“催化剂”,过度竞争有可能会随之而来。因此,要实行电信资费“上限”管理,相应的监管政策要跟上,在架构好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整顿好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资费监管体制,引导企业随行就市,实行理性的价格制定策略,并监督维护好市场价格秩序。
3G时代的监管制度如何建立?
融合是3G时代的特征,不仅是行业内的融合还有跨行业的融合,而这些问题这也将给电信监管提出更大的挑战。在行业内,各运营商在基础设施、业务产品上将会交叉融合,只有企业之间以开放共享的态度来解决双方合作问题,才有利于行业的发展,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主观上将存在一定的阻碍,由此需要监管部门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来解决这种矛盾。另外,由于存在实力上的悬殊差距,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不在一条水平线上,由此需要监管部门调整非对称监管政策,给新进的企业以更大的空间,同时限制强势企业的市场行为,这样才能构建有效的竞争环境。
信息服务业务如何监管?
信息服务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信息服务业务(SP)的监管历来都是业界以及民众关心的问题。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去年也加大了对SP的监管,制定多项措施来保障消费者的权利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9月至11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共查处违规SP企业245家,各相关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共对存在违约行为的215家SP企业。虽然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制定的更新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消费者关系信息服务业务的投诉仍很多,而且随着运营商的转型,内容和运营都将集中到运营商身上,这将给信息服务的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
互联网内容监管政策如何确定?
互联网内容监管以提上议事日程,继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后。“两会”再次提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见互联网内容建设已迫在眉睫。而在保证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以督促互联网各环节加强内容建设,是监管部门的面临的问题。
《电信法》何时出台?
《电信法》的立法进程已经持续了20多年,无论是整个电信行业,还是企业,或是消费者,都在热望《电信法》的出台。消费者期盼《电信法》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电信法》的出台,将使得电信市场的竞争更为规范,消费更为透明,最终保护消费者利益。企业期盼《电信法》能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电信法》的出台将有助于解决三网融合、全业务、号码携带等问题,将为运营商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电信业期盼《电信法》能构建和谐的竞争格局,促进电信业的和谐发展,为电信业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三网融合如何推进?
三网融合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城市数字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网融合从技术上来讲不存在障碍,从现实必要性上来讲也不存在争议。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中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制定有效的运营监管,以促进各方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实现合作共赢,先从实现业务融合做起,逐步实现管理体制融合。在3G即将到来之际,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更加紧迫。
监管体制如何建立?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首先需要做好监管部门、企业的角色定位问题。监管部门要做裁判员,具有独立性和中立性,其任务是制定政策并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而不是指导和干涉企业的市场行为,从裁判员变成教练员,由此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监管体制。在此,可以参考和借鉴证监会的模式,实现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之间角色的清晰定位。以使监管体制更加合理、科学和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