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和网通的一纸“君子协议”日前在整个通信业内都吵得沸沸扬扬。在这份被称为“全面停止竞争协议”的文书中,我们看到未来一段时期内,电信和网通这两家国内最大的固网运营商将在业也存在的电信市场上推出大的动作--据悉,双方相互承诺,自2007年3月1日起,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的所有项目投资;双方在对方领域停止发展公众用户,甚至停止发展新的企业政府客户。
业内有人士分析,从在北电信、南网通的投资金额,双方约定的投资项目限制上看,证明双方都在积极地为重组做战略部署,在固网上暂时偃旗息鼓,集中兵力争夺3G牌照。
人人都说07年是“3G元年”,运营商更是卯足了劲想在今年有所作为。那边厢移动运营商玩转“单向收费”不亦乐乎,这边厢固网运营商却唱出了“将相和”。到目前为止,从各地网友的信息反馈来看,移动运营商的“单向收费”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的惊喜,“又被忽悠”称为消费者的共同心声,但也无可奈何。不知道固网运营商新近上演的这部戏码又会怎么忽悠消费者。
在移动运营商的步步进逼之下,昔日的通信业巨头已经日薄西山。无法挽回的下滑之势让固网运营商困窘不堪。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的下坡路让电信和网通都束手无策。只有仍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的宽带业务支撑起南电信、北网通的巍巍大厦。
众所周知,中国电信市场的垄断有多严重。好在在全局的垄断势力下,还有那么一两家运营商在进行着竞争。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相互的刺激之下,手机资费,宽带资费虽然仍然让人焦头烂额,但是也还是慢慢的降下来了。联通之于移动,网通之于电信,慢慢的都成为平衡消费市场不可或缺的动力。
如今,面对这样一份言之凿凿的“君子协议”,我们傻眼了。宽带市场的愁云惨淡将不可避免,这是我们马上就意识到的问题。
在这份“君子协议”上,电信和网通这两家承载着全国大多数宽带业务的运营商达成了如下妥协:“在传统的业务层面,双方原则上在对方的领地不再加大投入。”这意味着,网通在南方不再拓展固定电话、小灵通、宽带等业务,而电信在北方诸省也不再拓展固定电话、小灵通、宽带等业务。双方在此停火协议之下,将对各自地盘上的有关业务进行清点和盘查,原有的刺激体质将会荡然无存。
固话和小灵通在手机的冲击下,想必已经不能太多的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然而退无可退的是宽带业务。试想,一旦电信和网通在ADSL宽带接入业务方面的竞争停止,那么南方和北方的宽带市场将成为没有竞争的“死水”,垄断也就不可避免,即使各地市场还有铁通、长宽、有线等宽带运营商,但所起作用甚微。电信和网通的实力绝对可以在一个封闭的市场内为所欲为,畅通无阻。那时,南方和北方将成为两个封闭的区间,其间占据主要市场的运营商将对两个区间内的宽带消费形成“关门放狗”之势。
当年,为了打破电信行业的垄断,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国家实行了电信改革,先是成立了中国联通,后来又在固网领域成立了中国网通,但以前的中国网通主要以网络业务为主,所以后来进一步拆分了中国电信,成立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形成了当下的格局。虽然这种划分并没有起到那么强烈的打破垄断的效果,北方市场的电信和南方市场的网通没有能够和当地的网通和电信形成“分庭抗礼”之态,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多了一种选择,来自强势运营商的垄断压力也有所减轻。
比起套餐云集的手机资费市场,我们的宽带消费似乎更加没处说理。计费方式的矛盾,宽带共享的矛盾,封杀BT的矛盾,哪一个都犹如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在还有着多家运营商可选的时代,南方的宽带用户面临电信的无理“封杀路由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大不了去用网通的宽带,北方的宽带用户面对居高不下的网通资费也可以说大不了转网去用电信的宽带。但是在这一纸“君子协议”之后,哪里的消费者还能再度拥有“大不了转网”的气魄。还好,铁通、长宽和有线的宽带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还存在着,还好这一纸协议管柱的只是电信和网通两大运营商。
所谓的“君子协议”对于业内的好消息可能在于整合优势资源,增加固网运营商得到3G牌照的砝码。但是谁能保证固网运营商的动机仅在于此?双方同时承诺,在传统的业务层面,双方原则上在对方的领地不再增加投入。不再增加投入,意味着电信和网通两家运营商在已经开拓的市场中,将会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的拓展用户,以快速收回成本。收回成本以后呢?收回成本以后是不是就可以没有压力的开始创收之旅?也许“君子协议”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冠冕堂皇的“防止恶意竞争”。
当然,“君子协议”才签,一切都还刚刚开始。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我们由衷希望这一举措只是“攘外必先安内”之举。只要不涨价,我们也乐见固网运营商能重新调整好状态以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移动、联通站在一条通往3G的跑道上,继续的竞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