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可以快速准确地为政府传递调整宏观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可以为农民提供微观市场指导,加速农民增产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开拓农民视野,丰富农村生活。正因为如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2006年,四川电信全面启动了四川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建设思路,聚合内、外部多方资源,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取得可喜成绩。四川电信总经理刘红建说:“实施‘信息化新农村’的最终目的,是助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
百尺竿头
“信息化新农村”奔向新目标
点评:四川电信推广农民会用的“电脑”
射洪县郑葛养猪协会会长郑大兴每天爱“看”电视,但他关注的可不只是普通的频道内容。拿着特殊的遥控器,郑大兴可以在电视上浏览农业科技、防灾减灾、市场信息、教育医疗等内容。“就是那个黑匣子起的作用!”
“黑匣子”便是安装在电视机上的“信息机”———四川电信推出的“上网电视”服务。“上网电视”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
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崭新技术。
这个在城里都算得上稀罕玩艺的东西,老郑用起来却得心应手:“用起来简单,我老太婆都会用。”手拿遥控器,通过信息机登陆四川农经网,随时掌握生猪的收购价格已经成了老郑每日的必修课。
据介绍,目前协会一共有合同养猪户320余户,年户平均养猪70头以上。2006年实现合作养猪户户平均增收4200元以上,人均增收1400元。腰包鼓起来了的老郑乐呵呵地指着电视机上的“黑匣子”,直说:“全亏它,全亏它。”
目前,从全省农村基础网络建设情况看,以中国电信为主的四川农村通信基础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全省光缆覆盖100%的市县和91%以上的乡镇,宽带网络覆盖100%的市县和近80%的乡镇。截至目前,我省不仅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信息服务网络贯通,而且乡
镇信息服务站建设比例达到65%,远
远超出全国41%的平均水平。
在继续搭建、维护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怎样创新为农民的信息化服务?四川电信通过加强与政府主办的四川农经网的战略合作,在全国率先将可视电话上网和电视上网等新技术用于农村信息化,示范性建设了1000多个可视讯息服务点。在为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渴盼致富的农民来说,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门路。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就是要解决如何把信息送入千家万户。为此,四川电信克服了电脑使用门槛高、管理不变和操作复杂的局限性,通过长期研究,推出了可视电话上网和电视上网产品———农民会用的“电脑”。去年开始,四川电信在成都、绵阳、乐山等13个市州试点,建立了1000多个信息示范点。
四川电信副总经理靳华勇介绍:农村通信建设投入大,产出低,中国电信勇挑农村信息化的社会重担,极力承担社会普遍服务责任,通过“农经网内容+电信的网络、终端+服务渠道”模式,将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确保增收致富。
四川电信承诺,“十一五”期间,四川电信将领头完成“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和“千乡万村”示范工程,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遍布全省100%县和91%乡镇的光纤网路,采用多种新技术,利用有线和无线手段,拓宽网络覆盖范围,为农村新增电话用户和宽带上网用户提供网络保障能力,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引入可视电话、电视上网、文字终端等新的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服务。
此外,四川电信还将选择具备一定信息化条件、政府积极性高、经济基础好、有特色农产品的地区。作为试点,依托农经网服务体系和四川电信在乡镇
的3000个服务网点、6000余名农村
统包人员,建立市、县、乡镇、村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一镇一店、一村一点”。
在平台建设上,四川电信将以农经网为依托,运用先进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建立涉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网络平台,建立“天府农情”门户网站。在发布手段上,将完善新视通和IVR平台,扩建“农村信息”频道,同时实现语音推送、SMS互动等功能。
今年“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目标已经出台:在全省首批信息化示范点1000余个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四川电信计划建立1万个以上的信息点,以村为单位进行推广。
Intel全球副总裁
为“信息化新农村”来川
点评:四川经验将走向世界
四川丰富的农村信息化市场吸引了全球巨头的目光。1月25日,Intel全球副总裁杰瑞·格里夫(Ger-ry·greeve)低调现身四川,考察Intel与四川电信合作实施的“信息化新农村”试点项目。这一项目由Intel、四川电信等携手进行,目前国内仅在四川进行试点,一旦成功后,将在全国乃至Intel全球的范围内进行模式推广。
“Intel参与的此次农村信息化试点项目源于去年开始实施的‘行业信息化合作伙伴计划’!”25日全程陪同格里夫考察的四川数字商企总经理李鹃介绍,早在去年4月,在省信息产业厅的大力支持下,Intel中国、四川电信等在成都签订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及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备忘录。“此次格里夫之行就是专程来看项目实施成果的!”与格里夫一道来蓉的,还包括Intel中国区的销售总监杰森·菲德尔以及新兴市场业务部总经理周力,足见Intel对该试点项目的重视程度。
在25日的考察中,格里夫与四川电信进行了会晤,了解在试点中具体实施的“宽带新天地”电视上网项目、“红砂综合信息化服务站”项目,并就下一步合作交换了意见。随后,格里夫更是亲自前往眉山白马“万村千乡”连锁店,实地考察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情况。“在这里看到的情形,是我在亚太地区所看到的最成熟的农村信息化试点!”格里夫在考察后称赞道。
在四川进行的试点中,参与各方共同开创的“电信运营商+硬件产品提供商+行业应用产品开发商”合作运营新模式,受到Intel全球总部的高度重视。未来各合作方将在本地共同成立“行业信息化应用工作室”,以具体责任推进更深入的合作。同时,Intel和中国电信也计划推广四川“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共同挖掘和开发新兴业务潜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