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冤家就有路窄的时候,新年伊始,就在移动与Google握手结盟时,联通与Baidu.com的谈判也加快了步伐。与运营商合作,似乎成为了搜索引擎在无线领域开疆扩土的风向标。
然而,并非是所有人都看好搜索引擎和运营商的结合的。eNet之前的一篇文章就写下了这样的题目——《携运营商炒作是谷歌之悲哀》。文章提到“鉴于免费WAP网站的泛滥,以及Monternet的收费服务,这一WAP网站以及和谷歌展开的合作,对于广大WAP网民来说并无太大意义”。但是如果上网时离开了Google或者Baidu.com这些搜索引擎,那么你还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游刃有余吗?
的确,WAP上的资源暂时还远不能和互联网上相提并论。但是,将来呢?不妨让我们做一个已经被别人重复了很多遍的比较:截止2006年9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超过4.43亿户,平均约每3人拥有1部手机;而CNNIC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总数为1.37亿。数量的巨大差异,明确无误地展现了两者消费潜力的差异。如果有人还是领悟不到这一点的话,建议去Baidu.com一下“SMS网址”的相关讯息。众多企业争相注册SMS网址的讯息会告诉你手机上网的市场有多么的广阔。
而要想进入这片广阔的市场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SP们“血淋淋”的历史和Tencent最后时刻的妥协告诉我们,不是别的,只有寻求和运营商合作一条路。事实上,Google曾经尝试过和Nokia合作,但是这样的合作仅仅使它进入了渠道。而在与ChinaMobile合作后,它不仅可以坐拥渠道之变,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在Monternet上的铃声、图片、游戏等分类服务。
诚然,Google的移动搜索目前还仅仅局限于一个Monternet“站内搜索”的水平。但是,Google高层早已表示,这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阶段,双方的合作并不会仅限于一个阶段。所以,为何要因为现状的小小不足,而否定这项合作的重大潜力呢?
作者文中的这句话“令人惊讶的是,只需要30秒钟即可完成的搜索框HTML粘贴,竟让谷歌的主帅Kai-Fu Lee先生放言:谷歌和网通的合作将为用户构建一个优质的服务平台。”诚然,“CNCMAX 宽带我世界”上的Google搜索框的确存在很低级的技术失误(乱码)。但是又何必以偏概全,把这一可能有重大潜力的合作看作是一次炒作呢?
不知道,该文的作者有没有注意过,网通宣布转型的种种宣言。在小灵通日渐式微、固网新增用户日渐缩水的情况下,转型成为了网通等固话运营商的必然选择。那么,转型将走向何处呢?显然只有两条路:一是争取3G牌照,成为全网运营商;二是从“接入为主”转到“应用业务开发为主”。在3G牌照迟迟没有发放的今天,网通唯一的选择就是后者。
对于网通而言,要大力发展内容应用,自然要取得互联网企业们的广泛合作。而Google就是一个潜在的合作对象。势力范围远在海外的Youtube和Google视频搜索暂且不去提它。但是,Google参与注资的迅雷却绝对是宽带应用上的一支潜力股。况且,Google在搜索领域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联手Google,至少可以帮助网通解决内容资源的搜索问题。
而对于Google而言,网通更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资源。中国电信的“星空极速”虽然不是一个好榜样,但是也彰显了运营商对于上网渠道的控制能力。要不然,Microsoft怎么会殷勤地为中国电信打造了114搜索呢?综上所述,与运营商合作是Google、Baidu.com的明智之举。不要因为这些合作在初始阶段的瑕疵而否定合它们在日后的巨大潜力。不是一切事情都是可以用“炒作”两个字来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