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为王、融合为本的时代,整合收购的传闻不绝于耳。
如果将企业和品牌间的整合收购往小了说,比喻成邻家小孩们搭积木的游戏的话,那么有一些整合收购的传闻还是颇有创意的,就像我们有时会惊异于小孩们偶然搞出的出乎意料的积木作品。
非汉语媒体报道近日DELL将通过收购PDA经典品牌Palm,从而进军手机市场的传闻就是这样一个颇具创意的整合点子。
而随后一家名为Unstrung的网站发布的,声称手机行业的领头羊Nokia有可能收购Palm的传闻,则显得比较乏味,缺乏创意——颇有国内A股证券分析评论师的“忽悠”风格---敢情是Palm的庄家祭起“资产重组”的大旗,私下里准备出货逃跑?
说戴尔通过收购Palm从而进入手机市场点子颇具创意是基于以下考虑:
1.近年来,戴尔在和Apple、惠普的竞争逐步落下马来,新鲜玩意儿赶不上Apple,PC 质量控制和多样化的渠道建设赶不上脚踏实地的惠普,在新兴市场还受到联想Lenovo 的有力挑战,进军商务手机/PDA市场不失为一支奇兵,
2.戴尔早在2003年7月就宣布其采用Microsoft操作系统的手机计划,希望成为第一个“无所不在连通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收购Palm的点子也算是这个战略的合理延伸,
3.正好,昔日的PDA经典品牌Palm在各路大军的夹击之下也略显疲态,和在PC行业也是略显疲态的戴尔可谓是“惺惺相惜 ”,“门当户对”
然而,颇具创意的点子并不一定在战略上就具有意义。在戴尔真正的收购Palm之前,必须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戴尔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定制时代的供应链优势。这个优势对商务手机/PDA的协同效益在哪里?
2.Palm对于戴尔的价值在何处?Palm的优势或者让人称道之处在于名声显赫的操作系统,可是已“廉颇老矣”。 不舍弃,其升级和进一步的研发就需大量投入,和Dell欲采用Microsoft操作系统的战略可谓是南辕北辙,况且手机操作系统早已是群雄逐鹿的时代,Microsoft、Symbian,RIM/黑莓、Linux,那一个是省油的灯? 如果舍弃,没有操作系统的Palm的价值何在?Palm还有手机设计和制造的优势吗? 君不见,硬件的ODM和OEM既不是Palm也更不是戴尔的优势。
3.戴尔的PDA/手机战略也提出好多年了,但迟迟未动手,其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个已经充分竞争、天下已分的行业对新进入者胜算机会不多。时光进入2007,对戴尔来讲,进入手机行业的竞争环境变得有利了吗?
再来看看Nokia的卷入,也许举步维艰的Palm太希望有救星出现了,以至于委托媒体将绣球抛给了Nokia这个最不可能的对象。就在春节前,Nokia刚刚宣布裁员700人,而其中大部分名额来自ES/企业解决方案事业部——Nokia专门针对商务高端手机而设立的事业部。这表明Nokia已经降低了对这块市场的期望值,并收缩了铺开的战线,而Plam的主战场也真是这块市场。而且,Nokia长期专注于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的S60手机界面软件,并以Linux作为补充,再通过收购Plam引入已显疲态、应用支持不足、后续开发乏力的Palm系统理由太不充分。况且,其苦心经营的E系列手机已经在和RIM的竞争中初步奠定了后来者居上的形象,收购一个已有产品线的可能太小。
总之,再具有创意的积木作品都不能成为现实有用的物品,这些收购传闻注定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故事。如果戴尔真的如传言般收购Palm,也只会沦为戴尔彰显其转型决心的精神寄托,而鲜有其商业价值。而Nokia真如传言般收购Palm,则一定会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甚至可以直接入选2007“最具雷锋精神”的收购案例评选。
要不,我也来头脑风暴一个绝对“新鲜”的传闻:ChinaMobile有意收购Palm——借此进入移动信息服务的商务高端软硬件市场,在其国际化道路上再迈一步——愚人节未到提前开个玩笑!不过,再次郑重提醒,Palm的庄家要出货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