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在部分省份,小灵通省内漫游服务开始潜行,并凭借着无漫游费的优势发展了不少客户。据了解,目前,四川、山东、湖南、黑龙江均有小灵通试水漫游禁区,分别涉及电信和网通两家运营商。结合近日弄得沸沸扬扬的固网竞和协议,笔者认为固网此次拿小灵通出牌,也是为形势所迫,3G时代已然近在咫尺,身处“严冬”之中的固网运营商,也不得不行走于政策的边缘,以求在3G时代有所斩获。
小灵通: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从1996年中国电信开通了小灵通试验局,一直到今天小灵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回顾过去,小灵通在诞生之时就行走于政策的边缘,在各方均不看好的情况下,小灵通作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产品凭借其低廉的资费在市场上大显身手,为固话运营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手机资费的不断下调,特别是不久前移动运营商破冰单向收费,小灵通原有的资费优势尽失,加上固网运营商自05年开始有步骤地压缩了对小灵通的投入,小灵通的客户在不断流失。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的数据,2006年1月到11月中国手机产量共4.17亿部,比2005年同期增长60.6%。小灵通总产量1031.2万部,比2005年减少345.3万部,出现了25.1%的负增长。
那么在3G即将到来,设备商狂欢的盛宴中,小灵通是不是要黯然落幕呢?
3G到来,小灵通成“救命稻草”
3G牌照发送悬而未决,小灵通用户不断流失,这已成为固网运营商面临的最大难题。用户规模是3G之战的根本,如果任由用户的流失,无异于"未战而先折己之兵"。固网运营商无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07年初这一敏感的时间点上,固话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电信和网通签署了一纸协议,约定互不争夺新的用户,并控制在对方主导省份内的投资规模。这两个老对手的握手言和,反映了固话运营商对现状的焦虑和图谋。
重兵压境之时,小灵通再次担当起大任。一方面通过小灵通和固网宽带,固话业务进行捆绑,通过业务的融合增加用户的粘性,减少老客户的离网率。这种融合在中国电信今年全国范围内力推的“我的e家”中已经初现端倪,在这一家庭品牌中,固话、小灵通以及宽带的解决方案被“打包”提供,而资费上也有相应优惠。另一方面,省内漫游在潜行暗长,通过漫游中不收漫游费的价格优势吸引新的用户群。
尽管目前小灵通漫游仍属政策禁区,但是有关人士分析,小灵通省内漫游解禁是未来的趋势,而且目前漫游的省份未被叫停,也许具有政策层面的潜台词。小灵通漫游政策的风吹草动,将直接影响未来3G战场的力量对比,小灵通能不能解禁漫游,而固网运营商到底能不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为自己将来3G竞争中增添筹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