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辞了工作,这是一年里她第二次辞掉工作了。工作可以给她固定的收入,可是也让她失去了自由和时间。她一向是散漫惯了的人,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适应她。
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下了决心,她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他在电话里说:真拿你没办法,你知道,当初为你这个工作,我费了多大的劲。听到这话,她心里顿时不快,啪地一下放了电话。他说得也许没错,在她上班的那天,已经感觉到这一点了,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她,那意思是这人是谁呀,终于得到这个工作了。
其实说起来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工作,不就是一家公司一个小小的策划嘛,可如今能写会编的人太多,一个位置有很多人来应聘。最后是因为他与那公司的老总有点关系,这工作才算落实到她头上。但她还是不想听他说到这样的话,自己几十年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何劳你托这个关系。
可是,大家对她都还是不放心。他是这样,母亲也是这样,她辞职之后,便又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她习惯于晚上写字,白天睡觉,用母亲的话说,她又要开始黑白颠倒的生活了。
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她刚刚在电脑上完成了一篇小说,本想听他说几句轻松的话,没想他劈头一句责怪,让她很不痛快。她在电脑前伸了个懒腰,然后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是万丈的红尘,35层的楼房看出去是天空的一角,几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中飞着,它累的时候,该停在哪里?她这样想到,然后又觉得这想法有些多余。于是走出卧室。
母亲矮小的身子正氤氲在厨房的热气中,她背对着房间站在宽大的灶炉前,一手托着锅盖,一手端着勺子,正品尝着勺里的东西。屋里散发出来着一股浓郁的香味。她知道母亲又炖了汤给她。母亲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她走上前去,搂住母亲瘦弱的肩头,叫了一声妈。母亲便盛了一碗汤递给她说,喝吧,熬那么晚的夜,别熬坏了身子,补补吧。这女人一到四十,病就都来了。
这样的话是她最不愿意听到的,每每地听到母亲说这样的话,她的心里便会生起一股无名的火,可是母亲并不能了解她,并不知道她看似关怀的话语与她却像一把刀子戳伤了她的心,太多的爱便成负担,这是三毛说过的话,有时候,她也有同感, 有时候,她讨厌这亲情环绕的日子,她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在无形中伤害着她。虽然有时她也会为亲情感动。
她低下头,默默地去喝,她不愿去看母亲的眼睛,那眼里的对她的放不下心会让她难过。会让她屈服于某些东西,可是她又是一个个性太强的人,不愿意委曲求全。
难道生活就只有一种方式吗?为什么不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
他约她在一家咖啡屋见面,她走进咖啡屋的时候,他还没有到,她捡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从包里拿出手机,给他发SMS,问在哪里,他说,对不起呀,路上塞车。估计还要再等一会儿。她要了咖啡,慢慢地喝着。这个男人,她一直让她在等,她已经习惯于等他了。
他们是高中的同学,他也是从外地到这个城市就读的。那时候,他是班里的班长而她是班委,两个便经常有机会在一起,她时候,她的家还在农村,她读书是寄居在姑姑家里,姑姑家还有两个女儿,和她的年龄相仿。姑姑虽然对她不错,但她是一个敏感而过分自尊的孩子,就像林姑娘进大观园一样,她在姑姑家也便是步步小心,时时注意,不敢太放得来,况且她与姑姑家的两姐妹相处得也不是很好,她们俩有些嫉妒她学习好,又长得漂亮,姑姑经常当着她们的面表扬她,两个人便对她不满,不满的表现就是对她爱答不理的,而她又是一个内心狂野的人,所以她常感觉有些压抑,
她和他很说得来,他们都爱好文字,喜欢中国的古代诗词和外国文学。他们都有一颗敏感面而细腻的心,他们对生活常常有相同的感受,会发相同的感慨,彼此感觉很亲切。因为他的存在,她不再感觉孤独,而她因为常常能在某处地方和他产生共呜,他感觉生活中有了知音。他们一起规划未来,他们悄悄地爱着对方。只盼望高考结束后,两个人可以痛痛快快地在一起。
高考的时候,她却失误了,第一次以几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又补习一年,第二年的成绩居然不如第一年,她彻底失望了,家里的条件不好,她不能再复读,她开始四处打工,并凭着自己几年的文学底子一边打工一边开始在报刑杂志写稿子。她以为他不会再理她了,可是他却写信来,让她等着他,等她大学毕业。他会和她在一起。
因了他的这句话,她的心里有了满满的感动,打工的生活是艰苦劳累的,然而,她总感觉,她要比那些和她一起工作的姐妹们幸福,因为,有那样一个优秀的男人愿意让她去等。
他们来往着,依然是以一种不太张扬的方式,写信打电话。只是等他的信念在她的心里是那么强烈。
可是在她毕业前夕,他的母亲病了,母亲为了让他回到他所在家乡工作,执意让他娶另外一个女子,那个女子的父亲是那个城市的外贸局局长,可以给他在一个很好的单位谋一份不错的差事。如果他不答应,他的母亲就以死相拼。
他是孝子,他没有办法,最终不得不屈服,他对她说,他不爱那个女人,他只爱过她,他是为母亲娶她。他没有再说让她再等他的话。她很难过,很痛苦,可是她没有理由责怪他。
她依然在打工,她写的文章越来越好,他不断地在报纸上和杂志上看到她的文章,他依然能从那些文字中读出他们相同的地方,依然可以在文字中找到他的影子,依然与她的文字有很多共呜。他又来找她,他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在某些方面,他们的还是那么默契。他们又好像找到在学校时的那种感觉,他结婚后过得一直不开心,而她却一直没有再找到如意的男友,他们便又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他又对她说,我要离婚,然后娶她。
她心底熄灭的火焰重又升腾了起来,灼烧着她的心。他向妻子提出了离婚。妻子开始坚决不同意,然而看他的态度紧决,妻子也做了让步,正在他们要办手续的时候,妻子的父亲又病了,很严重的病,妻子对他说,离婚的事,能不能再等等,她怕父亲会受不了。他便又犹豫了,妻子虽然让他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可是妻子的父亲对他却很好,多少年来一直在事业上扶持着他,并把当亲儿子一样对待,他怎么能在他病重的时候和他的女儿离婚呢。如果他会因为他离婚的事情病情加重,那将会让内疚和不安
他又找她商量,她哭了,她说你总是怕伤了这个人的心,伤了那个人的心,总怕对不起这个,又怕对不起那个,那么我呢?你就不怕我伤心,就不怕对不起我吗?
他无奈地低着头,听凭她的责怪,对她,他有负于她的等待。可是,他不像她,他的生命里已经有太多的牵扯,他不可能像她一样拿得起放得下。
可是闹归闹,她最终又理解了他,原谅了她。他们依然保持着这一层秘密的关系。
三年后,老丈人去世了,他又处于矛盾之中,这时候,他的孩子正值小学毕业,他怕影响孩子的心情,毁了孩子的前程,他还是不能向妻子说离婚的事,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尝受失去家的感觉。
他没有和自己的妻子提离婚的事,她也没有问他,直到他的孩子考上了一所重心中学。到外地读书去了。
她想她不能这样再等下去了。她要问他一个说法,她让他给自己一个具体的承诺。而他却说,你不要再等我了,开始自己的生活吧,这一生我是注定要欠你的了。
可是她不甘心,她要他来说清楚。没有加糖的咖啡,在舌底留下苦苦的味道。她觉得她一直是一个有些自虐倾向的人,比如说她一直喜欢喝刺骨的冰水和苦苦的咖啡。
他还没有来。她又拿起手机,发SMS给他。他说要不我们改天再见面吧,我忽然感觉有点不舒服。她心底的火嗡地窜起,一边是担心一边是恼怒。她大声地问,你在哪里,我现在就去找你。他说他的车是贸易大厦的前面,她说你等我,我马上过去,
匆匆拿了衣服,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她很快到了停车的地方。她下了车,来到他的车前,见他倦屈着身子坐在车里。脸色苍白。她坐到他的司机座上,开车把他送到医院。原来,他有很严重的糖尿病。这时,她才知道,他为什么最近几年一直很消瘦。
他的妻子来看他,看到她坐在一边,嘴角浮起一丝冷笑,随便地问了他几句,就出去了。她为他不平,他和她这么多年来虽然保持着联系,但他们的关系很纯洁,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每每她到了情不自禁的时候,他都以各种方式在拒绝着她。她以为他是一个正人君人,他在维护着他的家庭,每每地被她拒绝,她也会很恼火,但心底还是对他存着份敬意的,她会嫉妒他的妻子。所以,确切地说,他们之间维持的不过是一种朋友的关系。
看到他妻子这样对他,她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忍不住追了出来。对她说:你太过份了吧,他是你丈夫呀,你怎么可以这样不管不问的。她看她一眼,目光如刀子一般,丈夫?可他从来就没有爱过我。他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另一个人。我们的婚姻早已是名存实亡了,他之所以不离婚,是因为他不知道怎样面对你,而我也没有执意要离婚,是因为顾及到孩子。可是,现在孩子已经大了,他到外地读书去了,我们都不必再把戏演给谁看了。你可以回去了,他此刻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我。你离开的时候可以告诉我,我会来看她。对他,我还有责任,但是,现在我不想留在这里。说完这番话,她扭头快步地走了。
她的话让她糊涂,她不甘心,又追了上去,问,你说的他不知道怎样面对我,是怎么回事。她冷漠看她一眼,说:这个,你最好别问我,我也不想说。然后准备再次走开,她一伸手拦住她,说:请你告诉我。她看着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如果你一定要知道,那我只好告诉你,他已经是一个性无能者。
回到病房,他问她,她走了,她说是的,他又问,她和你说了什么。她说没说什么。她一边低头收拾东西,一边回答,心不在焉地。
他出院了,为了谢她,他约她吃饭。她想她没有理由拒绝,于是她去了。吃过饭,他说他得早点回去,明天是她女儿的生日,女儿不常在家,要好好准备准备为她庆祝庆祝。这样的一个理由,与一个父亲来说最恰当不过的了。她说,那好吧。然后他们分手了。
暮色苍茫,街上到处是五彩闪烁的灯光,她和他伫立在那里等车,他伸手为她拦了一输出租车,打开车门,用眼睛示意她坐上去,她说,你走吧,我还不想回家,想再随便走走。他说回去吧,要不我会担心你。
坐在车里,她想自从她妻子向她说了那件事情,她一直觉得他挺可怜的,可是现在,她感觉其实真正可怜的人是自己,他最起码还拥有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还有一个属于他的孩子,他们可以围坐在一个桌子上,一起为女儿过生日,一起享受女儿的快乐。可是她呢,她现在要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家。
回到自己住的小区,她抬头看看,属于自己的那个地方一片漆黑,在众多闪烁着灯光的房屋间,她个地方显得那么显眼。除了母亲,没有人给她留回家的灯光,母亲病了,回到自己家里,便没有了等待中的温暖的灯光。
她不急着回到那里,她在院子里的一架秋千上坐了下来,仰起头,看着天空。天空中缀满了星星。有人说,每一颗星星都对印着一个人,属于她的那颗星星在哪里。
一股冷风吹来,风里夹杂着枙子花的香气,她深吸了一口,一股凉意袭入心底。
该回家了。她想。
她站起身来,向楼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