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所有传媒工具一样,网络也同样在“毒化”着法国总统大选的气氛。因为利用网络来传播丑闻,攻击对手,与突破传统媒体的封锁一样,是非常有效的。在罗亚尔党内竞选举行投票的前一周,网上突然出现了一段录像,内容是罗亚尔在一次教师会议上,批评工会,并批评教师工作时间不够长。
这与罗亚尔平时的公开主张显然有一定的差距。录像一投放到网上,立即四处传播。专家分析,这显然是为了动摇支持罗亚尔的选民的立场。右翼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在一次右翼“法兰西公民运动联盟”的集会上,现任国防部长阿丽奥——玛丽、也是萨科齐潜在的竞争对手遭到嘘声的场景,被放到了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而反对萨科齐的网友也制作了一段有关这位内政部长的录像,放在网上广泛传播,以试图证明萨科齐“只说不做”。这些录像,大多是网友在参与政治集会时偷偷录制的,经过剪辑,放到网上公布。其中有真有假,五花八门,其目的都很明确:打击政治对手。由于网络并不受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约束,因此利用网络打击竞选对手,成为本次大选的一个“新发明”。
网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大选的结果产生影响,只有到最后投票结束后,才有可能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眼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网络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即广大民众能否通过大选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绝大多数法国人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选民们仍然会继续投票。因为法国选民已经不寄望于选出一个能够改变他们生活的人,但却寄望于阻止一个他们所反对的人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