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晓常
正如当初作为首个中国网络概念股登陆纳斯达克留下的资本烙印一样,China.com似乎已经习惯了资本运作式的扩张发展。现在它又回来了。
11月29日,China.com科技公司宣布其属下的China.com移动通讯集团有限公司以1570万美元(1.256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手机增值服务提供商北京时代杰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已获得股东特别大会的批准。
China.com科技公司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China.com投资集团有限公司(Nasdaq:CHINA)的子公司。China.com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叶克勇说:“为了实现我们将China.com旗下的软件、网游和手机增值服务三项核心业务做成世界前十名的梦想,我们已经筹集了38亿元(4.78亿美元)的资金在全球进行收购和内部业务的拓展。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中国概念第一股’重放光彩。”
沉寂多年的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回业界视线。
谁是China.com
虽然China.com近年来几近淡出,但也许谁都无法忘记它曾经在资本市场的辉煌。
1999年7月,China.com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融资8600万美元;2000年1月,China.com再次发行新股,又从纳斯达克募得令人惊讶的3亿美元;而后在2000年3月,China.com又将其旗下Hong Kong网国际网络公司(HK:8006)分拆于Hong Kong创业板上市,募得1.7亿美元,以至于China.com在鼎盛时期一度拥有5.6亿美元的现金。至今为止,这仍然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融资金额。
然而,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当时的China.com选择了向软件业转型以求生存。根据最新发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China.com总营收为7820万美元,软件营收达到6140万美元。从转型的角度而言,China.com获得了极大成功。但向软件转型的成功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其网络业务的发展。
随着China.com主营业务逐渐转向软件,其握有的China.com这个金字招牌已经很难发挥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China.com开始逐步将“China.com”这一金字招牌转移到Hong Kong网国际网络公司身上。2003年,China.com将门户网站china.com交由Hong Kong网国际网络公司经营。2005年4月,China.com将其名称由Chinadotcom corporation更改为CDC corporation,而Hong Kong网国际网络公司也正式将公司名称更改为China.com科技(China.com Inc.),简称China.com。至此,原China.com(CDC)所有的互联网资产都已转让给现在的China.com(China.com科技),但CDC依然拥有China.com77.25%的股权。
资本式成长
2005年初,在麦肯锡纽约总部做媒体咨询的陈晓薇约见了China.com集团董事长钱果丰,其最初的目的是China.com想投资陈晓薇计划中的电视制作公司。然而,一番接触之后陈晓薇却加入了China.com。
随后,之前从未在互联网公司供职的陈晓薇和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公司一起经历了一场速度之旅:2005年7月,陈晓薇正式出任China.com集团旗下China.com科技多媒体业务总经理;2005年10月,陈晓薇便成为了China.com科技总经理;2006年6月,陈晓薇兼任China.com科技的首席财务官。而China.com科技也同样在短短一年之内净利润急速窜升251%,由2005年第三季度500万港元增加到2006年第三季度的1750万港元。
“China.com七年的成长历史表明,除了各项业务的有机增长外,并购是China.com取得目前结果的重要手段。”China.com执行董事兼CFO陈晓薇对《互联网周刊》说道。
当然,这个重新恢复了元气的老牌互联网公司的表现不止于此,它刚刚以一亿多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网游业务转让给自己的母公司,以期将其单独运作上市。
问题在于,除了“China.com”这个金字招牌之外,China.com是如何实现了自己快速的增长?“除了门户网站业务之外,China.com目前的游戏和无线业务都是通过收购而来,我想这对China.com的快速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陈晓薇说道。这位出身央视和麦肯锡的China.com新掌门已经将China.com定位于新媒体,并确立了门户、网游和无线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
对网游公司一起玩的投资过程也许最能体现China.com的这种资本式成长轨迹。虽然在2001年陈天桥决心做网游时China.com撤出了对盛大的投资,但是China.com在2004年通过一项可转债贷款对另一个网游公司一起玩作出策略性投资,间接进军网游业。随后在2005年第三季度,China.com继续投资350万美元增持一起玩股份至48%,并宣布有权视其运营表现选择收购一起玩100%权益。2006年3月23日,China.com宣布增持一起玩股份至100%。这项成功的投资将China.com从过渡依赖无线收入的深渊中解救出来。据China.com第三季度财报,以一起玩为主的网游收入达到6680万港元,占到总收入的50.6%。
一起玩的战略投资对于China.com而言是极具示范意义的。2006年,China.com先后启动了多项大规模的战略投资计划。2006年8月30,China.com宣布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到即将选定的国内网游开发商。这一开发计划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合作:直接现金投资、股份参股、信贷额度等。随后在11月6日,China.com又宣布了一个针对新兴Web2.0公司的2000万美元投资计划。实际上在无线领域,China.com同样在推行类似的计划。“我们最近就在评估收购一些无线公司,只不过没有以正式的公开计划宣布而已。”陈晓薇坦言无线行业实际上正在被市场低估。
据悉,China.com内部有一个专门的并购团队,分别负责尽职调查、法律、财务等不同的职能。而身在中国Hong Kong的叶克勇则定期来国内与意向收购公司团队见面沟通。“今年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在看项目,简直忙得不可开交。”China.com一位负责收购的投资经理对《互联网周刊》说道。
从目前来看,China.com显然受益于这种发展策略,其业绩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时期。据China.com(HK:8006)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其总收入达到1.3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08亿港元增长22%。净利润1750万港元,比去年同期的500万港元增长251%。
重现辉煌?
然而,刚刚开始恢复元气的China.com似乎并不满足于目前的发展,而是在近期与母公司互动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本市场运作。
11月20日,China.com以1.3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的网游业务出售给母公司CDC,并宣布将在一年之内将这部分业务单独上市,上市地点将为英国证券交易所或者纳斯达克。而在此之前,11月15日其母公司CDC宣布已经完成了价值1.68亿美元的可换股优先债券的发售。
这批债券以私募的形式售给12家机构投资者,年息为3.75%,将于2011年到期。CDC公司计划将发售债券所得收益用于CDC软件和CDC游戏的收购计划,以及游戏开发、研发投资和常规企业用途,包括支持新发展计划的营运资金。同时协议中表示,如果CDC旗下子公司CDC软件或CDC游戏成功进行首次公开招股,这些债券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转换为CDC软件或CDC游戏的普通股,该比例将依据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确定。如果CDC软件或CDC游戏未来两年内都没能成功进行首次公开招股,这些债券可以兑换为CDC普通股,兑换价格为每股10.37美元。
China.com虽然最近两个财年均取得不错业绩,但其在Hong Kong创业板一直遭受冷遇。截至2006年12月5日,China.com的股价仅为0.465港元。“Hong Kong创业板交易不够活跃,资金盘子也不太大,对于网络股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之地。”一位业内人士说道。据悉,China.com早就有意将旗下的业务分拆上市,但一直受限于Hong Kong联交所不得单独分拆上市的政策限制,而此次将游戏业务出售给母公司CDC虽说是无奈之举,但也重新打通了通往纳斯达克的资本通道。
如不出意外,游戏业务分拆出售给母公司然后上市,或许又将成为China.com的一个示范性资本运作。如果游戏业务能够顺利上市,并不排除China.com继续分拆其他业务上市的可能性。“我们有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除了业务发展的因素之外,当然也不排除将来整合上市之类的资本运作。”一位China.com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经理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