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软件无疑是2006年最热的词汇之一。今日沸点此前曾对此予以多次关注。在全体网民的不断呼吁下,中国互联网协会终于从善如流,一是把流氓软件一律改称恶意软件,二是公布了恶意软件的标准。
而我们关注的是,Yahoo!中国、很棒小秘书等一些以前被所谓反流氓联盟认定为流氓软件的企业也参加了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并将在年底前签订“反恶意软件自律公约”。那么,新的一年开始之时,对于这些参加了行业自律的企业,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种新的看法,是不是应该对这些曾经的恶意软件多些宽容、给些改正的机会呢?
“欢迎改过自新”
梅林:接纳不再流氓的软件
流氓软件并不会给用户造成致命的伤害,但他防不胜防的流氓手段实在可恨。当然,我们不能就一棒子把它打死,流氓软件为什么会在很短时间内蔓延得如此之快,也是起初人们看中了他们在处理病毒方面的某些作用,所以才会被大家广泛使用,如果这些软件改过自新、不再流氓,发挥其正常的作用,我们也还是可以重新接纳他们。
严海渊:只要改正就要支持
如果3721某天宣布开始卖杀毒软件了,我第一个支持,毕竟周鸿祎的3721是流氓软件的鼻祖,他们肯定对这类软件的核心技术了如指掌,对如何防范肯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要这些恶意软件现在做出改变、改过自新,那他就不再是恶意软件了。
许小姐:要给改正的企业以机会
如果之前的那些所谓流氓软件再也不出现强制安装了,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不管以前怎么样,只要改过自新了,造福于众,我们就应该支持,给这些企业一个机会。
何若灵:对事不对人,需要非盈利机构主持
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对事不对人是较合理的态度。可以分三种情况来看:如果专门生产流氓软件,肯定要打击抵制;如果专门生产善意软件,那自然是欢迎鼓励;如果同时生产流氓软件和普通软件,则依然要打击,不能因为犯罪分子同时也在做好事就可以忽略了其应付的责任。而且这个打击流氓软件的工作应该由非盈利机构来做,最好能通过完善法制,建立起完善的监测、举报、审核、处罚体系,使流氓软件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
“真能改正吗”
赵文斌:流氓软件难以立地成佛
流氓软件之所以流氓,是因为流氓行为背后的广告等利益。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指望打死流氓,把软件留下,就等于让他们为了规矩而放弃利益,这无疑是寄希望于其良心发现,立地成佛。我看不是那么容易。
沈懿波:无法消除阴影
对于流氓软件我是不指望其能改过自新的,最好是统统消灭掉了事。就算真的不再流氓了,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功能,我也不会选择它们的。流氓软件让用户真是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已经成为牛皮藓、烂膏药之类的代名词了。
其他
袁先生:切断流氓软件的帮凶源头
我认为,想整治流氓软件这个产业,光靠杀毒软件和反流氓软件联盟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整治那帮希望通过流氓软件投机取巧的家伙,断了流氓软件的财路。
李俊:强行安装的都应该被打
我中过千橡互联的流氓软件,真是挥之不去,浪费了大量精力才算解决。所以我很厌恶流氓软件。流氓软件之所以流氓,是在于它不请自来,赖着不走,如同一个不速之客闯到家里,即便什么都没拿走,也让人浑身不自在。所以一切没有安装提示的软件,在我看来都应该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