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里的Baidu.com,无论是从市场份额、品牌、内容扩展上看,还是从财务收入上来说,都可谓“风头正劲”,然而,人员流失、劳资纠纷以及不断曝出的负面消息,都让其在欢喜庆幸之余,多少有点“烦”。风光无限
在2006年里CNNIC、艾瑞、零点、正望等多家统计分析机构发布的各种调查报告中,Baidu.com都当仁不让地成为国内搜索引擎行业中的老大,并将Google、Yahoo!等主要竞争对手甩开了不小的一段距离。
尤其是在刚刚出炉的艾瑞资讯举行的“新搜索”年会上,Baidu.com一举夺得包括最具人气综合搜索、音乐搜索、网页搜索奖在内全部六项大奖,着实抢尽风头。
这些迹象无一不显示出,Baidu.com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市场和用户们的“宠儿”。
而另一方面,收入的持续性增长,让Baidu.com的财报在2006年中保持了之前的“漂亮”。据刚刚出炉的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Baidu.com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393亿元(约合30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1%,而净利润达到人民币8530万元(约合1080万美元),同比增长902.5%。
虽然这样的业绩并未达到华尔街分析师们过高的期望值,但对于Baidu.com来说,这样的业绩,已经足以自豪愉快地度过新年了。
在产品方面,国学、空间、搜藏、音乐盒等新品的上线,音乐侵权案的获胜以及同MTV的深度合作,都让Baidu.com再度“秀”出风头。
而12月4日,李彦宏正式宣布将率部进军日本搜索市场、启动国际化战略的消息,更是在业内掀起一阵议论热潮……
烦恼不断
虽然风光无限,2006年对于Baidu.com而言,着实也是充满了麻烦和困扰的一年。
首先是接连不断的官司,包括时不时就被控诉“点击欺诈”以及“恶意操控排名”。在其中,以与天极的纠纷最为引人注目。9月7日,天极网发布声明称,Baidu.com搜索结果中涉及“天极下载”的结果指向另一家网站天空下载,而Baidu.com不久前已经收购天空下载,天极网认为Baidu.com涉嫌不正当竞争,并在《电脑报》上刊登了整版广告要求道歉。虽然Baidu.com坚持这一事件源于天极网员工的操作错误,但这场几周前刚刚开庭尚未出结果的诉讼,对于Baidu.com所造成的困扰无疑是明显的。
另一大困扰是7月的闪电裁员事件。7月中旬,Baidu.com突然宣布撤销企业软件事业部,迅速裁撤了多名员工并回收其手中的期权。随即,有不满员工直面多家媒体斥责Baidu.com“不人道”,而一则名为“Baidu.com裁员电话录音”的录音文件在网上的流传,更是将Baidu.com带进一潭浑水之中难以抽身……
此外,女员工公司遇害、CTO刘建国离职以及近期刚刚发生的“内部邮件泄露而被指操纵搜索结果、品牌总监王东被迫离职”等事件,对于Baidu.com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对手虎视眈眈
比起负面新闻和诉讼等带来的问题,Baidu.com更大潜在的危机,是竞争对手们的虎视眈眈。虽然目前而言,在中国市场上Baidu.com“老大”的地位无人能及,但这并不代表其能长期占据这一制高点。
首先是谷歌。虽然其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的进程并不如想象般的顺利,庞大的技术和资金后盾,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决心都不容小觑。近期,谷歌更是频频拓展代理商,大有在广告市场上和Baidu.com一较高下的意味。
被马云收入囊中的Yahoo!中国,也将是Baidu.com的另一大对手。日前有消息称,Yahoo!中国正在测试一个名称为“Yahoo!商业搜索”的新业务,而按照透漏出的推广计划,商业搜索未来有可能作为免费的发布平台,供Alibaba的客户使用。这样一来,势必会分流以往投在Baidu.com等搜索引擎上的广告投入。
此外,搜狗的跃跃欲试也不容忽视。就在上周,Sohu.com张朝阳刚刚放言称其拥有的中文搜索技术已超过Baidu.com,而后者的进军日本的战略,对搜狗的迎头赶上极其有利……
毋庸置疑,虽然麻烦不断,但坚固的用户基础仍然让Baidu.com有资格在马上要来临的2007年笑傲群雄。不过需要提醒Baidu.com的是,用户习惯并非无法撼动,而任何小的麻烦,如果任其自由发展,都有可能酿成一场大的灾难。(:胡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