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报总编辑 辛鹏骏
伴随着清脆的爆竹声,在把喜庆留在每个人心里,春节已经过去。在节日欢快的爆竹声掩映下,想想近期通信业的一些事情,看似波澜不惊,仔细想却十分了得。
单向收费就如同春节的礼物一样,当很多人还没有回过神时,就已经在身边发生了。这个曾经备受争议、讨论多年的资费政策,它的到来却是如此的平静,真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次单向收费以运营商资费套餐的形式实现,体现了监管部门的管理智慧,也体现了运营企业的商业智慧。回想6年前单向收费传言所引起的股市的恐慌,今日的电信市场真的更成熟了。
而对于服务的关注,在这个春节前间似乎成为监管部门和运营企业的一个主旋律。随着“诚信服务放心消费”活动的启动,运营企业也都纷纷公开了2007年的新服务承诺。“不确认不收费”、“移机不改号”、“市话详单查询”、“新版入网协议”、“一台清”等等,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服务的老大难问题,现在都轻松地成为运营企业的公开承诺。几个运营企业还交替地进行通信服务的专题宣传周活动,积极宣示这些承诺。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增值信息服务问题,信息产业部有关部门及时在网站、媒体向社会通报治理情况,并公布下一步监管重点。监管部门的举措回答了“监管代表谁的利益问题”。
3G在这个春天也真正动起来了。比起巴塞罗那3G大会的热闹场面,中国的3G没有一哄而起,没有大干快上,而网络的商用试验却在小心翼翼的规模扩大。实力运营商的的主导推进,设备企业的积极跟进,正在上演中国3G的春季演练。这一切,都在为中国3G的平稳启动准备条件。
而媒体关注的电信网通互不进入对方的协议,春节期间好像比3G还惹眼。电信网通签署君子协定,约定互不进入对方市场,希望“井水不犯河水”,似乎是把过去心中的潜规则挑明。作为电信市场的竞争主体,电信网通的企业行为,只要不违背电信改革的初衷,这个协议应该会促进竞争的理性,也可能有益于电信市场环境的规范。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北京过去是禁止的。在12年的禁放期间,很多人总是期盼能开禁。但是真的取消禁放令,北京却并没有爆竹响彻天,相反维持禁放的成本却大大降低。单向收费、新服务承诺、3G、互不进入协议,这些在过去看来都是“爆炸性”的新闻,在这个春节也就悄然发生着,不是平地春雷的效果,却像和谐的礼花,绽放在这个节日里,璀璨但不张扬。这些礼花,折射了产业成熟的智慧,也为产业开个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