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应该转变思路,切实从惠民角度思考问题,不要作秀、不要捉迷藏,更不要故弄玄虚,要让老百姓能够算清楚真实的电信支出,踏踏实实消费,安心享受电信价格下降的实惠
新华每日电讯眼下各种电信套餐已经多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粗粗一算,上海移动的“神州行”品牌下面就有加加卡、大众卡、畅听卡、家园卡等各种不同资费方案,另一品牌“全球通”旗下资费套餐也不下10种;上海联通的套餐数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新势力”“如意通”等品牌每个都有10种以上套餐待选。而在广东,移动的各类套餐上千种,而联通的套餐种类则更是多达上万种!
对中国4亿多手机用户来说,这种实惠来得并不轻松,还颇费脑筋,症结就在各种杂七杂八的套餐上。要便宜就得改套餐,改套餐麻烦不说,有的还不能随便改,有的弄不好还真进了“套”,不但得不到什么实惠,各种消费欺诈手段接踵而来。
电信运营商不明明白白降价,偏要七绕八弯考消费者的“脑筋急转弯”,何苦来哉?其中的奥妙不外乎是受逐利冲动的驱使,为了保住本部门、本行业、本企业的利益,为了变相的不降价、少降价、缓降价。
国家发改委近日明确指出,通信运营商提供套餐、SMS、手机上网等服务存在一定价格欺诈行为。去年查处价格违法案件的情况显示,通信价格违法案件同比上升65.59%,成为所有价格违法中增长最快的“重灾区”。电信企业应该转变思路,切实从惠民角度思考问题,不要作秀、不要捉迷藏,更不要故弄玄虚,要让老百姓能够算清楚真实的电信支出,踏踏实实消费,安心享受电信价格下降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