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中国商业智能市场2006年第四季度总体市场规模达到3.63亿人民币,季度增长率达到10.7%,增长保持良好势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电信、金融、零售等主要行业对商业智能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3·15”的核心理念可以概述为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不断趋向“完美”,还要求产品性价比不断提升。对业务要求极其严格的电信业从诞生时就植入了“3·15”精神,用一次次IT采购博弈促进着整体市场的“消费和谐”。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行将来临,今年的主题是“消费和谐”。在一般的概念中,人们往往把个人消费者等同于整个消费群体。其实,在“消费者”的构成中,当企业作为买方时,其作为一个整体也是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信运营商因在设备和产品采购中对质量、价格、功能、性能、性价比等因素的严格要求和重视,理所当然成为了高端消费族群的代表。
电信运营商作为国民基础通信和信息化服务的提供者,其业务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达到99.999%(俗称“五个九”)的可靠性,有些要求苛刻的甚至要求达到99.9999%,这就需要基础IT设施有着可靠的质量保证。而随着运营商包括流媒体在内的各种增值服务不断丰富,对IT基础设施质量的高要求又必须首先建立在强大的功能特性和更高的性能基础上。另一方面,运营商在采购中也经常给人留下一掷千金的印象,价格似乎不是其关注的重点。其实,这只是人们的误读。运营商在进行IT采购时,对价格合理性的判断不只是实际价位的高低,而更多把价格因素放在是否满足业务需求的框架下考量。同时,不同于生活中的日常消费,IT基础设施的成本不仅包括了交易时的“惊险一跳”,还囊括了后续的运营、维护、升级等多方面支出,所以电信运营商更重视TCO(总体拥有成本)的概念。
对于电信运营商,合理的TCO是构成合理的性价比的基础。年复一年,IT厂商正是在不断满足运营商需求的基础上,促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性价比更加合理,买卖双方共同促进了电信商业采购向着“消费和谐”的境界逼近。
虚拟化提升性价比
运营商的IT支出主要来自硬件、系统和服务三个方面。在硬件基础设施中,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仍然是其中的重要角色。根据易观国际的报告,2006年第四季度服务器整体市场出货量为14.3万台,市场价值为44.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货量增长3.9%,市场价值下降了6.7%。监测显示:第四季度大行业采购增加,服务器价格一直在稳步下降,尤其是PC服务器的价格。这显然符合IT产品的价格变化规律,某种程度上,IT设备天然就具有追求高性价比的特性。根据统计,本季度x86服务器出货量为13.7万台,RISC服务器出货量为0.5万台,电信业对服务器的需求正是主要集中在RISK架构上。数量虽然少,但因RISK服务器的高端性和单位价值巨大,在整个市场格局中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本季度DELL以22.8%的市场占有率排在出货量的第一,但在市场价值上,拥有众多高端大型机的IBM却以39.9%排在首位的原因。
另据统计,2006年第四季度存储系统整体市场存储出货量为4993.1TB,市场价值为13.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存储出货量增长了25.0%,市场价值增长了10.9%。数据持续保护技术是近期热点,随着存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已有的存储系统会日益面临信息安全以及能源管理的挑战。同时,如在线视频、在线商务等新兴业务随着用户数的增长及业务覆盖面的扩大,会带动较大存储需求。电信等大行业用户对存储的需求向多样化发展,包括数据传输性能、数据管理能力、存储扩展能力、异构产品整合能力等多个方面。为满足这些要求,存储虚拟化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化带来的变化正是技术进步促进性价比提高的典型例子。在2007年,虚拟化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并且,目前正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虚拟化正和应用安全相结合,致力于IT基础设施在性能、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取得全面提升。
形成系统生态
近几年,综合账务系统和计费系统一直是电信
IT系统建设的重头戏,其他如联机采集系统、网络增值应用解决方案、财务管理系统、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和智能办公解决方案等也是电信IT系统投资的主要重要领域。运营商向增值服务商的转型和大客户战略走向纵深,促成了计费、大客户服务系统与BOSS热火朝天的建设。对网络运行管理系统而言,其建设将和网络建设密切关联,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型网管已是必然趋势。而BI、ERP等则构成了2006年电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点。
目前,电信运营业已经进入了拼服务的时代,如何用适合的业务和服务留住客户、拓展客户?运营商的各级决策者都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经营分析系统建设,而易观国际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商业智能市场2006年第四季度总体市场规模达到3.63亿人民币,季度增长率达到10.7%,增长保持良好势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电信、金融、零售等主要行业对商业智能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在电信的软件基础设施中,中间件虽然不像各种系统那样具有特定的功能,但却是电信运营不可缺少的核心基础设施,因此也是运营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赛迪顾问分析师张曦告诉记者:各种电信增值业务要求企业能够进一步挖掘信息和对外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这需要大量高层中间件的支撑。这些新的中间件通常是多种中间件技术的融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中间件等高层中间件应运而生,并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应用和发展的新增长点。易观国际分析师梁新刚告诉记者,SDP(服务交付平台)和SOA化是中间件发展的趋势。
对电信IT系统的功能、性能进行评估似乎容易做到,而如何对各种系统的成效进行精确评判,进而考量系统的性价比则显得有点“模糊”。在IT绩效评测方面虽然有种种统计和分析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不过,这并不影响运营商对IT系统的投入热情,“存在即合理”,各级运营商用建设系统的行动投了赞成票。
服务产品化
相比有形的设备和系统,专业服务的诞生要晚得多。最初各种IT服务只是作为产品销售的附属,以售后维护等形式出现。然而,电信业务规模庞大而复杂、以及对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苛刻等特点,为专业服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IBM首先针对电信等行业大客户推出的“服务产品化”概念已经取得了很多业界人士的认同。其实,服务从作为有形产品的附庸到最终成为产品,这本身就是产品在质量、功能等方面“进化”的结果。目前,IT专业服务已经发展为包括IT策略咨询、系统集成、业务连续性、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有机体系。
在去年10月举办的IBM服务部十周年庆典上,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张烈生曾指出,从日益成熟的IT服务市场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客户越来越倾向于购买能够解决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独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变化指向更标准化的产品而不是定制的解决方案,服务的可重复利用和产品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从基础硬件到系统软件,再到专业的IT服务,IT产品进化的过程就是厂商不断满足客户对产品更高要求的过程。而电信业因其业务高端性和规模庞大,更成为了企业“消费时尚”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