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彤 新浪全球资深副总裁、总编辑
陈彤的办公室,两面落地窗,一面朝向远处绵延的西山,一面俯瞰林木森森的北大。采访前我和陈彤的助理廖晶看着窗外开阔的风景,说,北大学生毕业了,跨过一条街就可以到新浪上班了。廖晶笑意盈盈,柔柔地说,我们这北大的学生是很多啊。陈彤把我递给他的录音笔麦克顺手别在沙发旁边植物的枝干上,听着我的第一个问题,又顺手从茶几上堆成小山的杂志里抽出一本翻弄着,嘴里嗯嗯地应着,中途去接电话的时候,就把拴着门卡的绳子不停甩着在指头上绕来绕去。和来之前认识的他的朋友描述的一样,他的脚下穿着一双北京布鞋。
孟蔚红/文
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业经过第一个10年的历程,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日渐重要的元素。新浪网成为全球知名的门户网站,其中奥秘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而陈彤作为成功媒体的领军人物、中国网络新闻传播拓荒时代的重要代表之一,无疑是这奥秘最权威的解读人。这就是近日出版的《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
记:《新浪之道》的出版反响非常大,我在网上看到对它的评论也很“海量”。
陈:没有想到过反响这么大。原来跟出版社的意见是做成一本教科书,或者是按照学术专著的思路去写。这样的话可能就是理论上的东西要求多一些,可读性可操作性就要差一些,后来在具体写的时候还是觉得要更多写一些事例,新闻处理的事例,新浪发展的过程,包括前几年互联网发展大事件的描述,加上这些之后,就不完全是教科书或者是学术专著。
记:这样一本40万字的书,写起来一定很艰苦,写完以后还是有满足感吧。
陈:的确,这个书还是写了有一年多的时间,中间赶到最急的时候,我到外地出差,办完事儿,都要写到两三点钟,有一段时间是四五点钟写完,写完睡觉前用手机定一下闹钟,只有三四个小时可睡了,感觉真挺紧张的。后来又能睡7个小时了,就感觉特奢侈。写到最后,有时候会一点都不想去看了,产生了很大的厌烦心理。我是力求比较客观,比较严谨。能有数字的就说数字,尽量不含糊,能说准确时间的就说准确时间,所有人物、引文,都要有很准确的注释。我这里的注释是特别多的,虽然我这个不是完全的教科书,但是我尽可能地按照很严谨的论文思路去做。
当年四通利方体育频道建立后,在“法国98足球风暴”报道中狠狠地风光了一把。24小时不间断录入,上传,滚动更新,四通利方的体育消息比传统媒体早了12至24小时,吸引了公众和传统媒体的注意力。紧接着,对新浪发展同样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了。《新浪之道》里写道:“1998年世界杯之后,有一天,汪延和陈彤一同去北京国贸中心拜访惠普公司时,在其办公桌上一本公司内部刊物里,陈彤看到,在美国,互联网访问量最高的是新闻频道而不是体育频道,联想到为世界杯而购买的新华社通稿中主要也是时政新闻,于是他提出建设新闻频道的建议。”于是,新浪新闻频道建立。
记:看新浪的成长史,有好多偶然性的事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偶然性是其中的一方面。
记:这里面你个人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陈:起到了一定作用,是时势造英雄吧。就是在那个特别合适的时间,是和这个大的形势是比较吻合的,再早一点,可能就没有这个时机了。比如那会,正好是互联网、网络媒体发展的初期,大家对信息的渴求是非常高的。首先可能最渴求的就是体育类的信息,在国外网络媒体的发展也是这样,对体育类的信息和时政类信息的渴求,而那会没有谁去做这样的事,那可能我们的感觉是比较到位的,我们的做法立刻收到了效果。再加上那会正好有几件大的事件,使得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一步就领先了,从一开始我们就是第一名。但是这个也不是特别偶然的,我一定要说,我们的运气非常好,也必须得说我们的一些理念的确是非常先进的。
新浪越来越海量了,海到让受众眼花缭乱,信息庞杂到也引发了一些批评和不同观点。但是这正是陈彤对网络新闻媒体最重要的认识和坚持。在今天,在他的《新浪之道》里,仍然是执著于“回到新闻信息本身”。
记:有一些评论认为网络媒体太缺乏原创,但是你一直认为原创不是网络媒体的特点。
陈:对。一直到现在为止,原创都不是最主要的,几年以后可能会有一个变化,但是到现在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还是它的快速,海量,剩下就是通过你的有机编排,满足不同受众群,甚至不同个体的需求。这是你要做的工作。如果一个网络媒体为了去追求别的东西而失去了最根本的快速海量的话,就是失去了自己优于其他任何媒体的优势,这样你就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媒体。
有人说,陈彤可以称作中国互联网新闻的先驱和精神守望者。他将自己的命运,理想,幸福,乃至人生的寄托与新浪合而为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跨越新浪新闻,就必须要先超越陈彤。一种看法是,其实不管新浪这部车上坐的管理者是谁,只要还是陈彤,新浪就还是新浪。陈彤说,这个说法有点儿过。
记:没有陈彤就没有新浪的新闻,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陈:以前一些事儿的确是我的一些影响做出来的。但是你要说我离开了会怎么样,真的不好说,没准会更好。
记:这份工作对你的挑战性还大吗,会不会激情在消退?
记:所以还要继续传达你的新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