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施正荣:出国曾洗碗当厨师 给妻子赚学费
网友【老编】 2007-03-22 10:47:12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那一年半的时间,我是中国社会大学博士速成。这段经历,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同甘共苦’,也明白了什么叫做‘颠倒黑白’。”施正荣所说的“一年半”,是指2003年底到2005年中无锡尚德创业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那段日子。

在此之前,他是回国创业不久的太阳能博士,在此之后,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约交易所,身家一两百亿的施正荣也有了“中国新首富”的称呼。“这中间的故事那可多了,等过几年我可以写一本书。”今天的施正荣说起那段日子,依然一脸感慨!

留洋书生回国创业

2000年年初,施正荣告诉在澳洲生活多年的家人,自己准备回国创业的时候,老丈人首先提出了疑问:“你一介书生,你也想创业,你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啊?”

“什么乱七八糟的,有那么复杂啊?”施正荣脱口而出。自从1988年从上海到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留学之后,十几年间他一直在研究太阳能科学,此时的身份是澳洲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技术董事,对于技术之外的世界,他了解得并不多。

花了一个礼拜时间,施正荣用中文一口气写了一份210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了归国考察之旅,有点像春秋战国时那些饱学之士周游列国,寻找“伯乐”的样子。后来的施正荣不太愿意细说当时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拜会了哪些要员,遭遇了什么礼遇,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最终留下他的是无锡市政府,“其他地方的事情,说出来不太合适!”

在无锡当地的一次论坛上作了一个关于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报告之后,施正荣便被无锡市政府领导看成“千里马”留了下来。当地政府甚至动用了行政影响力,为施正荣准备创办的“尚德”公司拉来了“小天鹅”等八家股东,总共计划投资600万美金,施也拿出了自己在澳洲的两年薪水40万美金,加上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2001年5月,“尚德”宣告成立,业务是生产太阳能发电组件。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我自己都在想,啊,怎么就这么顺利啊!”尚德开业的时候,施正荣特地将自己的恩师、世界太阳能权威马丁·格林教授从澳洲请了过来,一方面可以为自己撑门面,一方面也有点向老师展示成果的意思。

接下来的情况,并没有施正荣预感得那么顺利!

艰难历程读懂社会

“现在大家很好理解太阳能产业了,尚德刚开始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政府把几个股东拉过来,大家可能感觉那几百万美金有点要打水漂的。”施正荣很快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公司虽然已经“宣布成立”,但股东们的出资掏得并不是很痛快,以至于厂房建设、设备购置也都进展缓慢,甚至于很快连员工工资都成了问题。

“从2002年3月到2004年底,我都带头只拿四分之一工资。”这段日子,对今天的施正荣来说,已成了光荣的革命历史,但在当时,很多员工动摇了,“我从澳洲带回来的一位博士也走了,这一下子更多人都觉得我不行了,连自己带回来的人都跑了。”

另外的难题来自文化上的不适应。决定创业之后,施正荣曾经对在国外还是国内创业进行过比较,最后觉得自己还是比较了解国内的文化,于是决定回国,但他很快发现,离开了十几年的故乡,自己其实也不是很了解,“说好了要商谈一个项目,坐下来了不说事情,先喝酒,喝好了再说,那一开始感觉是有些别扭的!”

最近,有人给施正荣写了一本书,把他早年的经历,创业的艰难都给搜集了出来,书稿到了施正荣手里便给压了下来,“尚德毕竟走过来了,现在要学会用一种阳光的心态,去看待过去的经历,很多故事说出来不好!”

具体的故事、具体的人施正荣不愿意提,但一番感慨却是少不了的:“从2003年底到2005年年中,这一年半时间,我可以讲,我是中国社会大学博士速成,对中国那些至理名言,理解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以前在中学小学学到的那些成语,原来只是记住了,并没有理解,现在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天时地利人和’,什么叫‘任重道远’、‘同甘共苦’,什么叫‘颠倒黑白’。”

施正荣认为这段时间自己成长很快,“从一个比较天真的学者,一下子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男人,知道社会生活不会一帆风顺。”

资本市场扬名立万

实际上,回过头来看,虽然施正荣自感历经艰难,但相对而言,尚德的发展还是相当顺利的。2002年,经过一年多筹备,尚德顺利投产,第二年,便实现了90多万美金的盈利,同时开始成倍扩产,到了2004年,尚德已经获得了近两千万美元的利润,2005年达到了5000万美金,刚刚过去的2006年,预计可以获得一亿美金的利润。

不过,施正荣的扬名天下,是在2005年底尚德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随着尚德股票的持续飙升,施正荣的个人身家也在几个月之内向两百亿人民币逼近,当大家将眼光投向这位留洋博士之后才发现,太阳能科学并不是他唯一的知识,对资本运作规则的娴熟运用,在这场科技财富传奇中同样不可缺少。

如前所述,尚德成立之初,施正荣依据现金和技术入股,持有公司25%的股份,之后经过一些公司奖励,股份有所提高,然而在尚德上市之后,大家却发现,施正荣持有的股份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到了46.8%,这中间经历了一场涉及境外机构贷款介入、风险基金注入、国有股退出等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戏法,最终的结果是原来国有投资者获得十几倍的收益套现退出,境外机构贷款方取得成倍收益,风投们拿到自己想要的原始股,整个游戏的总导演施正荣自己则摇身成了尚德的最大股东,大家皆大欢喜,尚德也顺利上市。

“我花了十个月时间,在研究资本里面的东西,这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的一个游戏,”施正荣感觉自己现在在资本市场上也是专家了,“给其他企业当个顾问没有问题。”现在,施正荣另外一个身份是纽交所“国际顾问”,这个职务全球只有30位。对于国内的后来者,施正荣提醒,资本这个游戏要玩得好,需要一个很强的实体支持着,那样就会玩得锦上添花。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从小到大,施正荣和商业一直没有直接的关系,留学澳洲十几年,他的身份也一直是太阳能研究专家,但短短几年之间,这位科学家却成功创办了一所全球著名的企业,自己也变成了“首富”,这里面有何秘方?

施正荣解释:“知识分子创业,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技术不是唯一的,往往搞技术出身的人都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但搞企业要把市场放在第一。一切为了市场,一定要有盈利,要克服那种臭老九的清高习惯,整合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有人说我在国外搞的是第二代技术,回国生产的是第一代产品,这就对啦!”

施家养子感恩遇上好人家

随着百亿身家浮出水面,“中国新首富”桂冠不期而至,“施正荣”的大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实际上,施正荣本姓陈,出生后不久便被施家收养,和许多养子养女们命运多舛不同,施正荣遇上了一个好人家,开始了自己十分幸运的一生。

贫穷让他从小被抱养

1963年2月,施正荣出生在江苏省扬中市。“这是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很多家庭吃不饱,穿不暖。我很自然地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施正荣回忆道。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养大一个孩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施正荣的亲生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无助、无奈。施正荣的命运不得不过早地面临了选择。

施正荣告诉记者:“其实,我原本不姓施,而是姓陈。”原来,和施正荣一起来到世上的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

“因为自然灾害,家里非常贫穷,无法同时养活两个孩子。而我的养父母家刚出生的一个女孩却因疾病夭折了。所以,我就被送到施家,由他们抚养长大。”施正荣说。

“因为两家离得不远,所以在我五六岁就大概知道自己的身世,到十岁就很清楚了。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跑回原来的家,也从来没有埋怨自己的亲生父母。因为在那个年代,很多事情都是迫于无奈。”

事实上,施正荣不仅没有怨悔,对施家反而充满感激之情。“养父母对我非常好,甚至超过他们的亲生孩子。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不管家庭有多拮据,养父母都全力支持我的学业。没有他们,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家里两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爷爷,一个是母亲。”说起爷爷,施正荣满脸幸福,“他解放前就是帮助寺庙理财的人,很有经济意识。他从小就告诉我,‘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那时候不让做买卖,但是他还是能找机会在附近几个县做些小生意,所以家里经济一直都挺好的,印象中我就没有挨过饿。”

对于母亲,施正荣更多的是尊敬:“母亲对人特别好,那时候家里附近有一些外地来的工人,过年过节的时候,母亲就把他们请到家里一块吃饭,这是很少见的,平时帮助别人她也总是很舍得,这让我长大了以后很懂得要和别人分享。”

无锡尚德上市之后,施正荣很快拿出了几千万元成立了一个基金,取名“施氏家族慈善基金”,以示对施家的感恩之情。

发奋读书走出小地方

“小时候,我常常坐在家乡的江边,看着远方一座又一座大山,我总是在想,江的对面是什么?是村庄,是大山抑或是另一个世界?不知道,但很想知道。”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施正荣说,“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走出扬中这片狭小的天地。”

除了好奇,施正荣走出去的另一个动力是“穷则思变”。施正荣回忆道:“和绝大部分农村的孩子一样,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农村里插秧种田。清晨出门劳作,日落而息。天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又饱受蚊虫叮咬,滋味非常难受。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一定要走出这片小天空。”

有动力,更有聪慧,施正荣的学业生涯可谓一帆风顺。1979年,当中国恢复高考两年后,年仅16岁的施正荣就顺利考上长春理工大学。

对大学生活,施正荣用“简单”两个字给概括了。“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施正荣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去跑步,四年如一日。风花雪月的日子,离这位年轻人非常遥远。

“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学习英语。当我学习数理化感觉很疲惫的时候,只要翻开英语书籍,就会觉得全身轻松。英语是我枯燥学习中的最好调剂品。”成绩优良,英语优秀,1983年,施正荣顺利考上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

[1]2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7-03-22 10:47:12  回复

回复/评论:施正荣:出国曾洗碗当厨师 给妻子赚学费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马斯克“xAI”起诉前工程师“泄露机密”
  2. 从近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入境的悲惨遭遇说起
  3.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巨额军费预算,马斯克警示财政风险!
  4. SpaceX的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了
  5. 美国宣传制裁东南亚的19个电信诈骗网络实体
  6. 麦当劳CEO声称美国品牌的声誉在全球下滑
  7. 美国的七大都会区“房市调头”,买方作主了!
  8. 川普总统的态度突变,暗示乌克兰应该反击俄罗斯本土?
  9. 选择西雅图、圣地亚哥还是洛杉矶?全面对比“三城生活”
  10. 华人留学生“索赔1亿美元控诉”大学期间的农药伤害
  11. 美国签证新规“取消第三国面签”的选项了
  12. Niche发布2026全美最佳大学榜单 MIT重回榜首
  13. 最高法院裁定:支持川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政策
  14. 持中国大陆护照在申请美国签证的注意事项更新(2025年8月版本)
  15. 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基本都会被问及这些问题!
  16. 启程回国:美元很香,但回家的路更香!
  17. 相差3米!星舰试飞“精准溅落”展现技术突破
  18. 不输常春藤!盘点学费低、薪资高的25所美国公立大学
  19. 李开复:如果老板不AI,公司将会被AI淘汰!
  20. 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印度制造”的份额激增
  21. 美国“真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政策?
  22. 川普总统的“科技巨头宴”收获千亿级的投资承诺
  23. 在美国生活半年,真实观察了文化差异!
  24.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中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25. 加州州长竟然模仿川普总统的风格发帖,粉丝数和支持率“都涨了”!
  26. 中美两国在马德里谈判,聚焦TikTok和关税问题!
  27. iPhone 17系列新品、iPhone Air发布了!
  28.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驱逐,禁止五年内再入境!
  29. 白宫开通了TikTok 账号,传播政策信息!
  30. 全美房地产市场在趋向中性,区域分化明显!
  31. 2025年度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发布,咱只关注前三!
  32. 敌友即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开始接触,图谋合伙收购OpenAI?
  33. YouTube“反诈频道”助力警方,破获6500万美元诈骗案!
  34. 植物油更健康?动物油脂摄入或将加速肿瘤生长
  35. 美国签证新规:申请人须回母国面谈
  36. 休斯顿机场“小黑屋内的铝箔纸”:中国留学生遭遇遣返的36小时煎熬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117, 2025-09-23 17:37:21

Processed in 0.08634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