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打印机残墨问题在中国再起波澜。1月15日,广州消费者田原以残墨过多为由,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货、赔偿。
2007年1月6日,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显示,爱普生新墨盒墨水总含量为67.87克,显示已用尽的彩色墨盒的剩余含量分别为28.78克、35.76克、39.5克,剩余彩色墨水分别占总量的42.7%、52.7%、58.2%;未使用过的黑色新墨盒墨水总含量为15.86克,已用尽的黑色墨盒的剩余含量为4.90克,剩余黑色墨水占总量的30.9%。
残留墨水比例较大,一是浪费了消费者的钱;二是残墨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很多人知道塑料袋污染环境,但很多人不知道打印机的残墨的污染也相当厉害。相关材料显示,打印机墨盒中的一滴残墨能污染60立方米水源。
早在2001年,中国的专业检测机构就发现,爱普生的墨盒在使用过程中,当电脑显示墨盒里的墨已经用尽的时候,实际上里面还剩不少墨。这起残墨事件引起不小的轰动,但5年过去了,情况依旧。
同一时期,美国的消费者就同一问题将爱普生告上法庭。官司一直打到2006年4月才见分晓,爱普生公司俯首认输,给美国消费者提供45元优惠券以示和解。
1月17日,相关部门召集墨盒生产厂家召开“墨盒标准讨论会”。据报道,包括爱普生在内的所有国外厂家,其提出的残墨标准,比起中国企业提出的,要高出许多。
企业的经营之道,就是对上照章纳税、诚实经营;对下善待消费者、引领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跨国公司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在赚取应得的利润的同时,也应该上下都对得起才是。他们在环保方面的表现,当然就成为是否对得起中国和中国消费者的重要标志。
以爱普生之流的财力和技术实力,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难。只是愿意不愿意做,愿意不愿意承担责任的问题。